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761篇
中国共产党   624篇
中国政治   981篇
政治理论   215篇
综合类   2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我国古代监察法制建设历经两千多年,其中对监察官的管理一直受到历代王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相关制度或散见于皇帝的诏、谕及其他历史典籍中,或集中于专门的法律法规里,内涵十分丰富。梳理总结古代监察官管理制度的变迁历史,可发现以下几条发展规律:监察官的选任条件日趋细致全面,选任形式向以考选为主发展;监察官的考核形式与其他官员大致相同,但考核内容、机构设置及程序安排上往往另做规定;监察官的奖惩大都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但力度较大,厚赏与重罚并行;监察官的监督除内部纵向监督之外,十分重视外部其他权力机构的横向制约。这些发展规律蕴含着古代监察官管理实践中的很多经验教训,对当前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2.
吴向红 《法学》2006,(1):53-64
对中国法律传统中的遗失物制度细致分析表明: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古代遗失物制度既非以《周礼》为原型,亦非呈现某种波浪式的摇摆,却很符合直线———断裂的范式。支配着古人遗失物制度立法思想的是一个高度稳定的观念层:其核心是“失物返还”和“拾遗近盗”,对前者信心的崩溃则带来了明清律遗失物制度的戏剧性转折。理解古代遗失物制度的关键是“道不拾遗”的隐喻,正是这个神话,使古人把遗失物问题政治化了。从根本上说,中国古代遗失物制度的立法动机是维持秩序而非确立权利(物权)。在奇迹般的大化之境的背后,则是对全能全知的政治权力的渴望和信仰。  相似文献   
133.
什么是休闲?     
<正>英文中的休闲(leisure)一词是由拉丁词“licere”转化而来。从词源上看,leisure可被视作licence(许可)和liberty(自由)的合成词,亦即“被允许”(to be permitted),指的是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或自由活动。在法文中也有休闲一词,意指可以自由选择或利用的时间。而拉丁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古代工匠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群体含义不同,但他们所具有的精神特点却是共同的。这种精神特点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理性实用下的开拓创新精神,其二是艺术审美下的精益求精精神,其三是经验主义下的科学探索精神。这些精神特点的背后其实蕴涵着古代工匠们对和谐、平等、敬业、法治等价值的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与当今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工匠精神的内质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35.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2,000 years ago, Chinese distinguished the size and power of the numerous vassal states by the number of horse-drawn military chariots (each drawn by four horses) they owned. The "thousand- chariot" states were large ones, while the "hundred-chariots" states were medium-sized to small ones. This reflects the thinking in ancient China that "the affairs of a state are determined by its military,  相似文献   
136.
肖朗 《学习月刊》2009,(16):10-11
一、中国传统的和谐思维 为了更好建设现代和谐社会.我们有必要回过头去看看中国古代的和谐思维。总的来说.古代的中国人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智慧建立起了一种前现代和谐社会的典范。从思想文化上看.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而没有文化的根本改变.因此.中国古代的思想只需加以横向的考察就可以了。构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干是儒道释三家,这三家思想的核心其实都可以归为和谐。  相似文献   
137.
隔山 《党课》2009,(2):101-103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共有8代10人先后主持皇家建筑设计,长期掌管样式房的江西雷姓世家的誉称。作为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雷氏家族的建筑创作涵盖了都城、宫殿、园林、坛庙、陵寝、府邸、工厂、学堂等皇家建筑,其中更有五项(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世家。  相似文献   
138.
秘密侦查方法具有其特殊功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我国古代便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各种秘密侦查方法,其中包括以“侯”侦探,逆用犯罪人;设告密箱;跟踪盯梢和狱内侦查等。古代秘密侦查方法具有其合理内核,也为现代秘密侦查方法提供了相当的启示,如善用现代科技,促进秘密侦查方法的完善;面对我国秘密侦查立法的困境,从秘密侦查启动条件、启动主体、秘密侦查适用对象、实施程序、秘密侦查所获取资料的线索以及证据价值、违法秘密侦查的后果等方面完善我国缺失的秘密侦查立法;根据主体、客体、程序和是否穷尽等要素合理适用秘密侦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9.
“双峡中分天际开,黄河拥雪排空来。奔流直下五千丈,怒涛终古轰春雷。”这是古代诗人赞叹保安族的家乡——积石山关的优美诗篇。位于我国西北高原,海拔约3000  相似文献   
140.
李月英 《今日民族》2007,(12):30-34
百越即古代越族,是我国古代长江以南最大的一个族群,因支系众多,战国末年又称为百越。百越民族各支系虽在文化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性,但总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