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2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107篇
工人农民   60篇
世界政治   2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6篇
法律   3685篇
中国共产党   1342篇
中国政治   2538篇
政治理论   964篇
综合类   216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862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795篇
  2008年   872篇
  2007年   717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自然之成为人类的环境,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产物;而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则是取缔了“神道主义”宗教的近代人道主义“宗教”的产物,就此而言,“环境”事实上和现代性是同步诞生的。包含在近代人道主义“宗教”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实质是以工具理性为认识和行动模式、以个体主义的功利主义为伦理准则的非常狭隘的占有性主体观,它必然导致对自然环境之排他性的、掠夺性的征服和占用。资本主义是这种占有性主体观的制度化体现,这个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把环境作为“外部问题”的市场为运行机制、以利润为基本目标和动力的体制,必然会以其不计一切代价的扩张、短期行为、以及对第三世界的环境剥削等而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在资本主义体制之内,寻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这种可能的途径,必须越出资本主义之外来寻求。  相似文献   
13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作了最初阐述.这一阐述内含的意蕴在于,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本文从马克思的阐述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为前提、与对当时空想共产主义的批评相联系、以理解了“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及其所彰显的方法论特点等方面,对这一意蕴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3.
赵明 《中国公证》2005,(12):46-49
一、公征投诉概述 公证投诉,是当事人对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或者作出的不与受理、拒绝公证、撤销公证书、不预撤销公证书的决定有异议,可以向公证处及其有管辖权的司法行政机关进行投诉.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从族性演化的视角解读中央“十二条”中的第三条。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民族社会的族性因素随着历史演进不断再生并实现总体张扬。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为族性张扬积累了优势资源,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长期存在,正是民族社会族性因素持续演进的客观反映。而对社会主义民族族性再生现象的真切理解,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5.
在同一债权上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时,保证人与物上保证人责任平等,债权人有选择权。基于此“责任平等”学说,检讨现行《担保法》第28条及其解释第38条规定之不尽合理之处,从二者并存时的责任优先问题、相互求偿问题和责任承担问题等三个关键环节上分析,初步构建较为完备的法律适用规则,以期担保法调整此类关系时会更为衡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6.
社会对见危不救行为是否定的.对其价值判断的这种一致性,使得对其犯罪化不只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对见危不救行为动用刑罚加以调整,使人们自愿承担救人于危难间的义务,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我国刑法中应增加"见危不救罪",但要有严格的范围限制.  相似文献   
137.
功利是立功制度的基本价值,这是由其立法目的决定的.立功制度牺牲了被害人的利益以使国家更好地打击犯罪、预防犯罪,这是立功的功利所在.而良知原则是功利原则的限制与补充,如果没有这种限制与补充,那么,立功制度必然陷入唯利是图,不近人情的地步.我国应当对刑法第68条予以修改.我国应建立被害人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8.
行政人员的自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珍 《传承》2007,(6):70-72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行政人员的自利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原因,并就行政人员的这一不良行为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之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是当前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性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等问题,更关系到城  相似文献   
140.
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研究,本刊特辟专栏,举办"法哲学研究"笔会,旨在为法哲学或法理学层面的思考者们提供一块交流思想的园地。欢迎广大法学工作者泼墨赴会,也恭盼各界人士不吝赐诲。我们尤其希望从事部门法研究和立法、司法实际工作的同志,献出自己的思想成果。自稿约发出后,陆续收到一些颇具见地的来稿,我们深表谢意。限于本刊篇幅,只能分期登载,同时,也难免遗珠漏玉,敬祈鉴谅。笔会刊发的文章,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欢迎读者展开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