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多年来,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抗击台风灾害的工作中,全面实施灾害紧急救援,特别在救灾规范化建设、灾害预警、转移安置、灾害信息管理、重建家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安排好灾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9-29
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经常出现的一种灾难,其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台风来临时不但有强大的风暴。还夹带暴雨,范围可达1000多平方公里。不过,台风是有规律的.甚至每年的行进路线都差不多,所以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多听天气预报,尽量躲开台风行进路线。然而,也有不少台风是飘忽不定的,来去均无规则,但气象台会在这种台风来临前24小时发布预告。  相似文献   
53.
浙江省仙居县位于沿海地区.是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区域.2005年该市遭受到 5次台风的袭击和影响.200多万名群众紧急大转移。今年.该县紧密结合本地实际, 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科学合理拟制“避灾工程”建设计划.采取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54.
邵军 《今日浙江》2012,(19):55-55
8月6日,星期一,我带着3名驻村指导员去所联系的白果村现场办公。这天有两项工作:一是布置台风来临前的防汛工作;二是接访群众。刚到村口,村民陈德祥、陈昌云急冲冲朝我走来,说":邵同志,去年受台风影响,申明自然村的11亩农田被淹,13家农户颗粒无收。今年台风又要来了,你要  相似文献   
55.
祝明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2,(19):54-56
今年8月以来,台风"苏拉"、"达维"和"海葵"先后在我国沿海登陆,带来强风暴雨以及风雹、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各地迅速响应,通力协作,措施有力,成功应对了台风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6.
正广东省平远县通过开展试点,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平远县开展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试点工作,将当年5-11月洪涝、台风灾害过渡期救助资金,全倒户恢复重建资金,应急救助资金拨付到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通过农村信用社直接将  相似文献   
57.
小测验     
《半月谈》2004,(16):71-71,74
  相似文献   
58.
海南地处热带地区,受独特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和气候环境影响,近几年,超强台风、强台风袭击海南的次数及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受害面积及损失程度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影响着全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社会秩序稳定,也影响着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59.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统筹社会力量、形成救灾合力上作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在抗击2014年"威马逊"超强台风等重特大灾害、支援云南鲁甸地震救灾工作以及日常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章立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60.
董祥宇 《学理论》2015,(4):116-117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法律政策的大背景下,结合科技与制度创新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建好避风港,进而保护大家的人身财产安全,因而本文拟通过以海南避风港建设必要性的论证作为基础,结合海南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海南省自身的发展状况力图通过从海南避风港建设的现实基础、价值目标以及实现途径三方面为服务海南地方经济建言献策。希望避风港建成后能在抵御台风以及提升海南岛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力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