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67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484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近年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进一步完善审务公开、流程管理等审判管理机制的同时,不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提出了政治建院的治院思路,从抓院庭两级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人手,把进一步增强法官的大局意识和廉洁意识、增强法官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法官队伍素质的核心动力,辅之于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在司法公正的实践中不断开拓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2.
多年来,法院“执行难”一直为社会所关注,甚至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瓶颈和焦点问题。据《南方都市报》2 0 0 3年12月19日报道,时下尽管造成“执行难”的因素很多,但地方及部门保护主义和人情干扰等却首当其冲,“70 %执行案有党政官员批条”,而一些领导身边便是一个权力市场,有些人就利用领导“批条”赚钱。为“保护地方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干脆发文件限制外地法院到当地执行,外地法院来执行案件竟必须经当地行政领导批准(可谓另类批条)。而有些地方规定法院要查封企业财产必须经市委、政法委等批准。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还成立了“投资环境保…  相似文献   
33.
张晓霞 《理论导刊》2004,1(3):45-47
我国现行陪审制在实践中不受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价值体系不完善和价值认识上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因此,正确定位政治民主、司法民主、司法公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陪审制价值体系完善的理论前提,司法公正是陪审制的核心价值取向,科学评价陪审制的效率价值是陪审制价值体系完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光中  郑未媚 《中国法学》2005,5(2):168-178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作者选取其中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刑事再审程序)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存在和改革的必要性、重构的理念以及改革的具体设想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刑事再审程序的存在是符合诉讼规律的,是实现司法公正所必需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提高效率存在明显的缺陷,需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文章指出,现代化的刑事再审程序必须把追求公正、纠正错判和既判力理念、禁止双重危险规则结合起来。作者还就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5.
2004年 9月 15日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要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提高司法效率,充分发挥司法制度和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作用, 保障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正常秩序。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对检察、审判机关而言, 这就首先要求内部机制职责明确, 能够有效地实现职能要求, 不给推诿扯皮留下空间。推诿扯皮、职责不明、效率低下、腐败丛生, 这是人们所深恶痛绝的现象。这一现象吞噬着司法公正。司法体制改革的必…  相似文献   
36.
认罪协商制度是在犯罪激增、司法资源紧缺而又要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正当权益等各种因素下作用、平衡的产物。为解决积案问题并保障必要的公正,设立认罪协商制度需要完善的程序设计。这包括认罪协商程序的适用范围、起止的期限、提起的主题、协商的具体内容、协商后诉讼权利的丧失、被害人的同意、指定辩护人问题、法官角色、协议的撤销等。  相似文献   
37.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法官的职业道德是适应审判工作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是特定化而且升华了的社会道德。法院是维护正义的力量,法官是法律的守护者、实现者,因而法官职业道德标准应高于社会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38.
魏星 《党史纵横》2005,(12):66-66
自市纪委部署开展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以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初步成果。一、党组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方向党组成员认真学习市纪委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出了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创建廉洁法院、培养清廉法官为目标;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大格局”为依托的总体要求。二、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法院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合力锦州市中法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  相似文献   
39.
李璞  王林敏 《工会论坛》2007,13(1):125-126
中国社会是一个身份的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到了社会的各层面,与关系对应的关系规则是一种潜规则。关系影响司法过程实际上是关系规则与法律规则的对抗。本文首先分析了关系向司法渗透的四个途径,即亲属、感情、利益、权力。然后从传统因素、现实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分析了关系影响司法过程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清除关系规则对法制的障碍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0.
司法为民是最高法院提出的运作和衡量司法活动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值得质疑的是它并不是从司法程序的内部结构、规律与立法的精神方面考虑问题。司法为民只能是司法公正的下位概念,即在一般的国家集体公共利益与百姓利益发生对立时,在司法公正缺乏法律和理论依据时,以为民的价值倾向作为公正的标准,并以此设计制度和具体操作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