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03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98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18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1年12月11日,我国从法律上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这是我国为之奋斗了十多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2.
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是民主社会最弥足珍贵的两大价值。尽管在应然层面,这两大价值是相互促进与统一的,但在现实中,不同的主体依据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两者之间的选择导致了冲突。本文以促进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的良性互动的应然关系为主旨,首先,界定了新闻自由的内涵并从多个角度探究了新闻自由存在的理论基础;其次,总结了新闻自由在司法领域内行使的法律及理论依据,再次主要以美国的相关司法实践为基础,研究了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冲突的表现及发展;最后,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现状,提供了认定新闻自由不当行使的标准及司法对策。  相似文献   
133.
改造权力——法律职业阶层在中国的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一司法考试有利于法律职业者素质的提高和法律职业阶层的形成。世界各国都注重通过法律职业的建构来保证司法产品的高品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结构的二元冲突体现在司法上 ,即是司法政党化、行政化和地方化。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是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结构力学 ,是司法独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如何贯彻十六大这一重要精神,是当前司法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自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出台了《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检察系统检务公开全面推  相似文献   
135.
浅谈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博弈——从"许霆案"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舆论对司法的监督是诉讼程序民主化乃至法律制度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机制,既不至因为司法独立而使诉讼失却民主督察的条件,又不至因为强调舆论监督而使诉讼受到某些不当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6.
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规模的转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兴起,司法改革开始出现并为人们所熟知。司法独立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或追求法治的国家中,只有司法独立才能实现司法公平,才能最终做到保障人权,因此实行司法独立的运作机制在整个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司法独立的内涵,结合其现状和原因分析司法独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我国司法独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7.
李建明 《唯实》2013,(10):67-69
不时曝出的刑事错案让人们不得不思考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如何有效预防错案的问题。预防错案必须针对错案原因入手,而刑事错案原因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错案预防对策的多元性和系统性。有些刑事错案的原因中包括地方党委(通常是通过政法委,下同)不恰当的案件协调因素在内,因为这种协调有时候客观上消解了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功能,使本来可以避免或及时纠正的刑事错案未能避免或者未能及时纠正。刑事司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而刑事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也是应当坚持的宪法原则。于是,在预防刑事错案这个问题上,究竟如何处理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与坚持地方党委对刑事司法工作领导的关系,成为令人纠结的难题。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一关系,刑事错案的预防效果必将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38.
沈寿文 《法商研究》2014,(3):100-107
"法官异议"被一些学者解读为"司法的民主性"和司法责任的体现,这一解读似乎契合了相关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后司法独立时代"避免法官陷入司法专横而呼吁对法官进行监督的需要。然而,这一解读并没有充分揭示"法官异议"的性质。无论是以我国台湾地区"法官异议"制度的发展作为参照,还是在法理上分析"法官异议"的性质,抑或是从法官发布异议的动机是法官个人"司法抱负"的反映等方面来剖析,得出结论的都是"法官异议"在本质上是司法独立的产物和体现。在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中,只有充分地保障和实现审判独立,包括"法官异议"在内的实践才存在可依附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39.
140.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保证司法的工作不受来自外界的不适当干预,才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要实现司法公正也离不开对司法权的合理监督,而这种监督必须以尊重司法独立为前提。司法公正的实现,要求司法接受监督和司法保持独立这两项基本原则之间实现统一和协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司法机关进行监督应遵循适当的原则与方式,人大监督必须以尊重司法独立为前提,必须把监督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