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4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当今社会,社会矛盾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新型纠纷解决机制,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司法机关的诉讼压力,也促进了各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构建及有效运行。而调解作为现代ADR的主要形式,它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美国法院附设ADR调解的成功应用经验,对我国调解制度特别是法院调解的改革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2.
台湾地区的二审上诉程序中移植了大陆法系国家的制度。它体现了对上诉自由的保障和对被上诉人权利的平等保护,以及对当事人合意性权利的尊重,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附带上诉原则以及合意上诉反诉等诸多法律规则。这一系列严谨和周密的制度有助于上诉功能的充分实现,值得我国大陆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113.
合同权利转让的条件主要有: 让与人须存在有效的合同权利; 被让与人的合同权利须具有可让性; 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合同权利转让达成合意, 并且不得违背法律的有关规定, 合同权利转让须向债务人通知, 既可由转让人通知, 也可由受让人通知债务人  相似文献   
114.
正当化撤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福华 《法律科学》2006,24(2):108-118
正当化的民事撤诉程序中,法官应被定位于消极、超然、中立的角色,当事人的处分权应得以尊重。处于诉讼模式转型进程中的我国的撤诉制度,在立法和实际运用中存在非正当化的倾向。撤诉主要被法院当作结案方式来使用,导致撤诉结案过多的局面。撤诉程序中法院的职权作用过于突出,不但当事人的处分权利和程序利益没有得到尊重,而且来自各方当事人对法院的制约也明显不足。在撤诉制度设计时,应实现法院权利属性的回归,保障被告的实质性参与,并赋予特定民事撤诉以既判力效果,在权利制约的层面实现撤诉程序正当化。  相似文献   
115.
孟鸿志  王欢 《法学论坛》2008,23(3):45-50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功能经历了从内部监督与自我纠错到解决行政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嬗变,这种功能转向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为了回应转型时期行政纠纷激增而做出的务实性反映.功能的转变要求建构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制度,否则整个制度功能的实现就只是一种理论设想.从实现行政复议制度解纷功能的视角,制度的重构至少还包括独立性的复议主体、司法性的复议程序以及合意性的解纷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6.
我国证券仲裁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雪 《律师世界》2002,(3):16-18
一、证券仲裁制度的起源及发展 1、仲裁制度的起源 仲裁也称公断(Arbitration),一般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合意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第三者即仲裁人或公断人(Arbitrator,Referee)审理,由其依据法律或公平原则作出裁决,并约定自觉履行该裁定所确定的义务的一种制度。它最  相似文献   
117.
高杨 《实事求是》2007,(1):66-68
税收的债务承担是指纳税人与不特定的第三人通过合意,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纳税人税收债务的情况。目前,在我国税收法律规范中,仍没有肯定税收的债务承担。肯定税收的债务承担可以提高税收征管机关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国家税收债权的实现。因此,我国税收立法应顺应国际税收征管立法的发展趋势,尽早在立法中肯定税收和债务承担,以促进我国税收立法的完善,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税收债权。  相似文献   
118.
由棚濑孝雄所著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以审判外的纠纷处理模式和审判的纠纷处理模式这两个方面来对纠纷的解决方式为进路,其论述的核心在于对“过程分析”的强调,也就是说,无论是审判外还是审判中的纠纷解决过程中,都应当充分发挥当事人自身的积极作用,使原本僵硬的纠纷解决机制向动态发展,达致从严格遵循制度向强调能动过程的转换。其中引入的相关观念,诸如过程、合意及仲裁观念等,对于我国的司法改革与法制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物权行为是物权法上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一行为有无必要在立法中加以确定,以区别于债权行为,却是各国立法争议之焦点。德国民法首肯这一理论,将“物权合意”与不动产登记或动产交付相结合作为所有权移转之条件;而法国民法和日本民法则以债权契约为所有权转移之依据,不承认物权契约之必要条件。我国民事立法究竟要否确立物权行为的地位?笔者以为,应将三个法律问题解决了以后方可再下结论,这就是: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划分有无必要?独立性与无因性是否为物权行为所特有?公示形式能否作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区分之要件?  相似文献   
120.
张榕 《台湾研究》2006,(1):45-49
在台湾的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中,调解一向备受重视。根据台湾“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设于诉前,即在起诉之前由法院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而在起诉后,除非第一审中当事人合意将案件移付调解外,法院将不再调解,在诉讼的全过程,当事人双方可以合意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