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4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朱凯 《研究生法学》2010,25(2):92-98
协同行为是与经营者协议、行业决议平行的一种垄断协议。协同行为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协同合意上。寡头相互依赖理论认为协调一致行为是经营者依据纯粹的相互依赖关系实施的理性行为,但经济分析证明稳定持续的协调一致行为背后很可能存在一个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协同合意,从而构成协同行为。认定协同行为的关键就在于证明经营者之间存在协同合意。协同合意的证明应采用“平行行为+附加因素”方法,注重行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抗辩因素等附加因素的整体考查和效果分析,以达到“倾向排除”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62.
自愿与强制,在合意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纠纷的主体在达成合意的过程中往往包含有妥协的成分,但是妥协并不等同于合意。本文从当事人自行达成合意与当事人基于第三方的介入达成合意两个角度来分析合意机制中的被迫妥协存在的不合理性,并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3.
格式合同纠纷案件中通常存在当事人对格式合同中部分非格式条款内容的否认,即其为非双方合意所致。我国民法关于该非合意的意义、判断标准、对合同成立生效的法律效力并未进行细致的规定。本文希从现有法条本身出发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的《消费者保护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4.
中国当下官民矛盾激化,这与单向对立的行政法制模式之下行政立法、执法和救济环节当中缺乏公民合意密切相关.通过提出“行政协商”来构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协商对话机制,可有效保障公民正当诉求在行政过程中的表达,促成合意,消解矛盾.同时,行政法理论的变迁和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契合分别为行政协商提供了理论依托和实践可行性,破除其植根发展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65.
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安全监管总局《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66.
要物合同在罗马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近现代民法理论因以合同客体区分各种合同,弃它不用了.但即使它现在不再以法律制度的面貌出现,其类型仍大部分保留在了近代以来的民法典之中,且与前述理论所主张的合意是合同的唯一构成要件形成悖反.为理解近现代理论为何还保留具体的要物合同,最好回到其源头求得其真意.  相似文献   
167.
诉讼合同是当事人间旨在对诉讼程序施加某种影响 ,以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合意。诉讼合同存在的理论基础是程序主体性原则和私权自治。诉讼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包括 :第一 ,诉讼合同的主体存在着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第二 ,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第三 ,当事人订立诉讼合同应当具有影响诉讼发展或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目的。诉讼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包括 :诉讼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能力 ;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不损害他人及社会利益。诉讼合同的效力不仅及于立约当事人 ,一部分诉讼合同对法院甚至第三人也发生效力 ,这就是诉讼合同效力的扩张性。  相似文献   
168.
面对实践中日益增多的多方当事人争议,合并仲裁制度应运而生。然而,在该制度可以较好的解决多方当事人争议的同时,理论界对其也存在较大争议,其中尤以对强制合并仲裁的争议最大,学者认为其甚至触及到了仲裁制度的根基。本文试图在合理界定强制合并仲裁概念的基础上,对其理论障碍一一论述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阐述我国应当如何合理构建强制合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69.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认罪事实的证明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其中认罪与同意简化庭审质证程序、庭审调查的重点从案件事实转换为认罪自愿性、法官确信认罪真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亟须理论阐释。供述和承认可以融合并概括为认罪,在认罚及其程序从简、量刑从宽后果的加持之下,供述和承认共同产生刑事自认的法律效果。刑事自认的实质是控辩双方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的真实性达成了共识,形成共识性的事实,进而达到共识性真实。自愿和明智的刑事自认有助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认罪在内容、形式和效力上已经具有了刑事自认的属性。刑事自认可以产生事实及证据合意、减轻控方的说服责任、省略庭审证据调查程序以及增强法官内心确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0.
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重要的规范文件.在实践中,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劳动者意思的表达,即协商性缺失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规定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确保其合法性与合理性,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和合理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