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933篇
中国共产党   487篇
中国政治   574篇
政治理论   336篇
综合类   5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姚伟 《长江论坛》2012,(2):56-60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能否为民众满足其安全需要提供有效的条件,对政治系统的合法性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又进入了高风险社会,党和政府只有在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同时,减少民众的风险和促进风险分配公正,才能巩固与拓展自身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82.
作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关键词,"公共利益"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领域都属于重要概念。尤其在行政司法领域,"公共利益"的概念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可直接影响行政诉  相似文献   
83.
网络的兴起构建了一种新的政治生态,它给政治信任的重塑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更好地培育政治信任,政府要通过网络来扩大公众的有序理性政治参与、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同时,注重公平等价值的实现,并推动公众的政治信任从人格信任走向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84.
执政合法性是执政党有效运作的首要条件和基础。任何政党要想持续不断地获得合法执政形象,必须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并根据形势变化的要求,及时重构自己的合法性资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面临着执政合法性的耗损和挑战。因此,积极应对挑战,重塑执政合法性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5.
一旦政治体制存在有规则有责任之名但无规则无责任之实的情况,不仅导致政治体制在实际运作中出现运行不畅、流于空转的危险,而且导致降低执政党和政府合法性的危险。因此,即使现实生活中书记"暗访"的绩效很显著,也不能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86.
中国当今社会正在努力建设法制化国家,这不仅要求各机关对社会上的违法违纪行为起到相应的监管作用,而且更是对执法办案的执行机关办公程序合法性的一种考验.作为监管中国共产党内部的违规违纪行为的机关,纪检委和刑事诉讼侦查机关联合办案应当得到保证.本文将分析纪检委和侦查机关各自的职能,为两机关联合办案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7.
赵婷  王聪聪 《唯实》2012,(12):91-94
官僚特权集团是研究苏联剧变的重要维度,它在苏联剧变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阶级》一书对苏联模式在苏东的实践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将掌权的官僚集团称为"新阶级"。吉拉斯所说的"新阶级"实质上就是指官僚特权阶层。虽然对官僚特权集团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有不同的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存在严重破坏党的先锋队形象,破坏了党的政治合法性;也成为改革苏联模式的的障碍和阻力,阻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认为,苏联特权集团的利益取向直接加速了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88.
康扬 《实事求是》2013,(1):90-92
由于我国关于证据制度规定的不完善,刑讯逼供现象突出。新的刑事诉讼法就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旨在遏制刑讯逼供现象的出现,更好地保护人权,惩治犯罪。  相似文献   
89.
葛琳 《党政论坛》2020,(1):41-45
社会企业作为一个公益性和商业性并存的混合体,一直饱受学界和社会的争议,但就社会企业的发展来看,社会企业以实现社会目标为价值理念,将商业模式与社会服务创新紧密结合,是以实现社会目标为导向的组织类型和可持续性商业模式,此价值取向也决定了它是适合我国今后创新社会治理的一剂良方。除了其价值取向,不管是从宏观政策背景还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需求来看,社会企业都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股力量。但其由于宏观制度尚未给出法定意义上的官方认证、以及存在着同行业竞争困境和社区文化认同困境,社会企业尚未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指出努力实现投资人的意愿是公司设立的最基本需求,独立财产、独立意思和独立责任是公司法律人格的本质要素,公司设立合法性问题应满足系列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对合法性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公司设立,完善我国公司设立瑕疵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