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41.
出师未捷身先死 留得重任付后人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性的多数票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相似文献   
42.
刑事诉讼价值直接影响着刑事诉讼及其法律制度的发展,作为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其多年来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它既要维护国家司法制度的有序运行,又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被侵犯或剥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动,其价值取向也有所转变.在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之间如何权衡,是我国刑事诉讼价值取向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43.
当前在有些大中小学校,还存在着学校和教师侵犯在校学生各项合法权利的违法现象,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改革对教师的考评制度,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成长,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44.
一、公证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方面发挥着特定的职能作用 《公证法》对第1条明确规定:“公证活动的目的是预防纠纷,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证制度是法定的国家证明制度,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稳定社会经济、民事流转秩序,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利而设立的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这一制度在促进和保障我国公民合法权利的实现方面.发挥着特有的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5.
同犯罪现象作斗争,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把罪犯改造成能够遵守法律、自食其力的新人,并让他们回归社会成为自由公民,是中国改造罪犯的基本目标,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任务。监狱人权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特殊领域,保护人权切不可忽视对服刑人员的保护,研究人权问题切不可忽视对罪犯人权的研究。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工作是中国人权保障的一个强项。  相似文献   
46.
蔡作斌 《中国律师》2013,(11):57-58
近年来,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重大调整,导致大量的经营者由于风险意识不强,防范能力较弱,而出现资金链断裂。引发了大量的民间借贷案件。如何办理好此类案件,切实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是摆在执业律师特别是原告代理律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7.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问题已引起法学界的广泛关注,辩护制度的完善是其中的热点之一。作为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基石,辩护制度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重要手段,是衡量一国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把脉刑事辩护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关乎立法修改的走向,需要大家的广泛参与。以下刊发几篇检察官、律师的座谈纪要,是为来自司法实践的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48.
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那时起,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理所当然地就应属于新中国。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蒋介石集团窃踞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达22年之久。  相似文献   
49.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外,包括不断健全人权司法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权司法保障程序、努力提高人权司法保障执行力和切实保障被羁押人合法权利四部分内容.白皮书通过约13900字的内容,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人权保障领域的现实做法与最新成效.据悉,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司法领域人权保障方面的白皮书.  相似文献   
50.
人大信访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听取民声、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的前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信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所追求的政治目标和实际效果、所承载的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实际诉求的实现还有相当的差距,人大信访所应倡导和体现的法治精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人大信访所面临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重限制着其应有效能的发挥。针对这种状况,人大信访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对其现行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检讨和思考,积极探讨相应的对策,建立信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