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依据坚实材料考证张九龄参加的长安二年进士科考试结果并未作废,张九龄拟参加的由李峤主持的"重试",非进士科重试而只能是吏部主持的"释褐试"。但因与唐中宗主持的制科考试时间冲突,张九龄亦未参加李峤主持的"重试",而是直接参加了制科"才堪经邦科"考试,且一举中"乙第"。张九龄亦未曾受到沈佺期"考功受赇"案件影响。并探本寻源,指出了千年来致误之原由,对于准确了解张九龄生平事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孟子有一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300年前先祖的忠告,对今天的炎黄子孙而言,对迎接新的历史性考试的近九千万共产党人而言,对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中华民族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其实,对于当时的孟子而言,这也不是创新的观点,而是继承性的表达,因为早在《尚书》当中,就充满了这种如何才能长冶久安的思想箴言。  相似文献   
33.
书信礼仪     
彭林 《学习导报》2012,(24):47-48
我国的书信是一门独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李密的《陈情表》等。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用帛、竹简、木板做书写工具。《尚书》中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里已经有“册”字,像用两根绳子把竹片编联在一起的样子,只是竹简容易腐烂,所以没有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34.
薛居正,字子平,谥文惠,北宋人,历任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务。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统帅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命令。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案件将要决断,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  相似文献   
35.
36.
书信礼仪     
彭林 《新湘评论》2012,(24):47-48
我国的书信是一门独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李密的《陈情表》等。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用帛、竹简、木板做书写工具。《尚书》中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里已经有“册”字,像用两根绳子把竹片编联在一起的样子,只是竹简容易腐烂,所以没有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37.
程兴丽 《求索》2012,(5):95-96,254
马融本《尚书》与今传本《尚书》在用字、分篇、断句等方面有不少差异,由用字和分篇的差异可见二者所遵用的版本不同,以及部分是由马融、梅赜或後人主观性更改而致,而断句的不同则反映了二者对经义的不同理解。并通过这些考察发掘马融本的价值,有助于校勘今传本的错误,有助于厘清纠结已久的一些版本问题,以及为更好地解读经文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38.
闫贵福  袁丽摄影 《求贤》2013,(11):42-43
夜深了,在我国西北边陲重镇酒泉市一家刚刚改制的名不见经传的节水公司办公室里,灯依旧亮着,王栋捧着《尚书》阅读着。“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读到了《禹贡》一篇,忽然灵光一闪脑中冒出这样一句话——“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大禹节水!”  相似文献   
39.
<正>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拥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门前,因为今天是一个谜底将要被揭开的日子,事情源起于9个月前唐太宗李世民同390名死刑犯定立的死亡之约,人们想知道,那些逃脱了牢笼的死囚们是否真的能够履行最初的约定,自投罗网,主动送死。  相似文献   
40.
晚明三大案     
到了万历帝晚年,怠政已经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宫内的文书堆积如山,理都不理。想当官的人很多,年纪大了想退休的也很多,可万历帝就是不批示,官员的升迁奖惩也几乎停滞了。到了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六科给事中只有四个人,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只有五个御史,巡视全国的任务,居然就落到这五个人身上。六部的尚书、侍郎加起来只有四个人,有的部连尚书都空缺。刑部大牢里关了上千名人犯没法处理,就因为没有刑部尚书判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