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196篇
中国共产党   264篇
中国政治   369篇
政治理论   120篇
综合类   2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雅人之量     
何谓低调?我理解就是走了大运、干了大事,或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不忘乎所以、盛气凌人,不卖弄显摆、大肆张扬,而是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成功.  相似文献   
962.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英语时,往往还沿袭初中时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大学英语时感到有点力不从心,本文中提出几点学好大学英语的方法,来帮助新生突破大学英语难关  相似文献   
963.
牛轶 《政府法制》2014,(17):56-56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意义重大。目前在广大中小学,我们感到学校和教师对法制教育的意义理解尚不深刻,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还有待完善与改进。  相似文献   
964.
高晓梦 《学理论》2014,(3):53-54
"格物致知"作为"三纲八目"中的重要概念,源出于《大学》。二程训"格"为"至",程颐认为心物在格的过程中深融为一,而在程颐看来,格致不外乎"穷理"而已。朱熹和王阳明也将《大学》纳入自己的理学和心学的体系,并对格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比较三者对"格物致知"的阐述来揭示其在思想理论基础、所格之物与知的对象、格致方法、格致目的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965.
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即时访谈等方法探讨了12名中国大学生和6名英语本族语者理解花园路径句的过程,结果发现中国学习者完全理解英语花园路径句的能力大大低于本族语者;与句子相对应的提问无法准确揭示花园路径句的理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误导或掩盖被试对句子的最终理解。  相似文献   
966.
苗炜 《新民周刊》2012,(36):87-87
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的历史理应是最清晰的,然而也是水分最大的。我们生活在时间中,如果我们无法理解时间,无法掌握其节奏与进展,那么我们何以理解历史。去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兰登书屋给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终结的感觉》大做广告,随后不久这部小说就获得了布克奖。关于法兰克福书展,巴恩斯有一句刻薄话——据说法兰克福的出租...  相似文献   
967.
李北方 《南风窗》2012,(21):13-13
伦敦的海德公园有一个"演讲角",世界各地有很多"演讲角",这一个发源最早,也最有名。每周日下午,都有若干演说家站在自带的凳子(或其他什么东西)上高谈阔论,口才好声音大的能吸引数十人驻足倾听,也有人门前冷落,只有寥寥数人捧场,或者干脆就争取不到听众。这样的"演讲角"早就失去了思想传播和辩论的实际意义,变成了一个文化的象征,传统的传承。听众多是游客,把它作为伦敦的一个景点;那些演说家  相似文献   
968.
本人在承担英语泛读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在各种英语证书和技能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的题量和分值比重均有所提高,对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种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中都把泛读定为必修课,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他们有效的选择和使用最适合完成阅读任务的策略,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做到"授人以渔"1.学生需求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对于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与以往有所不同,大多数人不再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目标,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英语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969.
伽达默尔文本解释学对读者及其“理解的循环”的重视,导致其遭受意义解读的主观主义倾向的指责.通过关于解释学文本现的探析可以发现,读者在对文本意义参与建构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实现着对自己效果历史的检视、反思,这样达成的理解对文本而言将是负责任的和中肯的,对文本解释学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指责因而是值得商榷的.伽达默尔强调文本的非客观性,即认为文本始终不是某种单纯的客体,以对客观主义文本观的超越实现了对近代自然科学主客二元对立观念在文本研究中不当应用的反拨.  相似文献   
970.
支钰如 《世纪桥》2011,(3):48-49
解释学作为一门理解和解释的学问,自古有之,源远流长。在西方解释学史上,第一次具有方向性的转向即是从“特殊解释学”向“普遍(一般)解释学”的转换,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实现的。他首先把解释学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原理引进哲学,把解释学从对《圣经》或古代典籍的诠释和阐发发展到人类的一切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