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37篇
世界政治   1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765篇
中国共产党   325篇
中国政治   1010篇
政治理论   193篇
综合类   8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时代风采》2011,(22):22-22
11月8日上午,《昆明市节约能源条例(征求意见稿)》举行听证,昆明版的“限能令”一出就以高标准,严处罚引起了各方关注。其中建议,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太阳能利用等信息,并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载明。  相似文献   
132.
刘旭威 《学理论》2013,(20):131-132
进入21世纪,废除死刑的呼声渐渐高涨,但是我国目前的国情还难以完全废除死刑制度,因此需要在程序上加以改革来保证死刑制度的公正以及效率。借鉴英美法系的先进体系,提出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添加死刑听证制度作为现在到完全废除死刑制度的一个过渡。  相似文献   
133.
白路  赵孝威 《学理论》2013,(15):155-156
清代豫西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争夺用水权的纠纷频发。豫西民众和官府在应对水权纠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水利碑刻与实地勘察为基本依据,以官方调解和民间调解为基本解决途径的富有特色的水权纠纷解决模式。探讨这一特殊的水权纠纷解决模式对于进一步了解清代豫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法院委托调解制度是司法社会化的产物,有利于落实私权自治、提高解纷效率、促进案件执行和缓解社会矛盾.但实践中,法院委托调解制度也面临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政策推动成为委托调解的动力机制、规则缺失成为委托调解的制度瓶颈等方面.完善法院委托调解制度,应借鉴域外制度,实现立法体系化、程序法制化,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规范收费制度和委托调解的基本流程,建立受托主体准入制度、保密制度、中立评估制度及当事人恶意行为的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135.
近期,中共中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具体细致,切中时弊,回应民意,集中体现了转变作风,亲民务实的特征。但在近年来的具体工作中,一些地方简单地把"亲民"等同于"顺民",不加取舍的事事迎合民意,一定程度上异化了"亲民"的本意,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党政机关公信力下降,诉讼渠道不畅,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耗费巨大,社会反响强烈,增加了维稳工作的压力和矛盾纠  相似文献   
136.
行政决策系抽象行政行为,当前我国决策听证的主要问题在于听证结果对于最终决策没有明确其法律拘束力,故其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听证制度相比在听证目的、发动主体和条件、组织和参与者、听证记录和结果效力等方面存在瑕疵。完善我国行政决策听证效力,一是行决策听证的效力保障;二是完善决策听证的效力责任。  相似文献   
137.
陈锦红  左猛杰 《求索》2013,(12):189-191
诉调对接的价值基础在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安全和自由的平衡以及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协和。完善诉调对接制度,应着重解决:明确受案范围和工作原则;尽快建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调解组织;创新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8.
常沛 《理论月刊》2013,(3):128-132
基层社会的稳定有序离不开民间调解.调解是我国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它之所以能盛行不衰地延续至今,除了受中华文化“无讼”思想、家族伦理及乡土特色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因其有着坚实的信用基础,即传统的调解人往往就是乡绅、族长或寨老,调解结果为纠纷各方自愿接受、自觉履行,也为其他人所认可.由于社会转型,原有的个人权威和社会信用关系已经解体,新的社会信用秩序尚未形成,导致民间调解作用弱化.目前,需要重构调解人权威、重建社会诚信,以提高民间调解的有效性,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9.
宋方青 《法学》2009,(12):28-31
我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已15年了。总结过去15年的法治建设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法治必须生根于基层。法治不是写在纸上的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博弈。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法治与地方的法制是相互联系的。观察法治,眼睛固然要向上,重视国家层面的各种措施;但更要向下,观察民间与基层利益博弈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纠纷解决机制与制度。地方、基层的法规与制度是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前提。国家的法律,必须通过每个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必须通过各种规则和制度在基层和地方的落实,才能够实现。所以,必须重视地方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法学》一直以探讨我国法律发展、法学发展的前沿性课题和具体经验为己任。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目前也正在推进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地方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该中心的参与和支持下,本编辑部以法治国家与地方法制的关系为主题组织了此次笔谈,希望这一活动能够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0.
前沿视点     
创新内涵的三层拓展与社会意蕴李卫华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9期撰文认为,创新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引起重视到今天,其内涵实现了三次拓展:从西方经济学领域的创新到中国内涵的科技创新是第一层拓展,又从科技创新到社会其他领域创新的第二层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