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1742篇
中国共产党   145篇
中国政治   441篇
政治理论   100篇
综合类   5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李阳 《法制与社会》2014,(14):51-52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恢复社会关系的新型司法制度,在司法实践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得到了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吸收并正式确立。"枫桥经验"指导下的刑事和解实践,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刑事和解作为产生于西方的一种全新的刑事司法理念与制度,在我国的刑事司法领域中也已经开始实践。刑事和解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司法实践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有罪答辩原则;自愿性与明知性原则;被害人宽恕情节法定化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和社会救助原则;程序正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3.
人事动态     
"为官不为"不是一个新问题,只是随着中央和各级组织铁腕肃纪、铁面问责的不断深入,一些干部感到"为官不易",不敢捞、不敢要、不敢腐了,不想为、不愿为、不作为的思想便开始凸显。对这种不良倾向,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和解决,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4.
唐子艳  董邦俊 《法学杂志》2012,33(10):155-159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独特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对保护涉案双方权益,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修复受损关系,增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分三个条文对刑事和解作出原则规定。要准确把握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就必须结合中国现实,反思其观念分歧,探寻刑事和解的中国化路径。刑事和解在我国适用过程中存在着观念分歧以及实践"困境",只有把握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以及阶段,并加强监督,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以人为本及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5.
黄天锦  赵旭辉 《公安研究》2013,(3):41-44,74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进行了专门规定。公安工作实践中,如何更恰当地适用刑事和解,尚需对刑事和解的法律效力、工作规范、职责、效果和历史痕迹进行探讨。福州市公安局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6.
付小容 《求索》2013,(6):198-200
当前,基于对以惩罚为核心的对抗性司法的反思和被害人权益的关注,刑事和解已然成为我国刑事司法理论和实践中的热门话题,其合法性被新《刑事诉讼法》以立法形式予以确认。然而,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仅以罪行轻重和犯罪类型为刑事和解适用标准.少有学者注意到刑事和解与乡土社会天生的“契合”关系,事实上,刑事和解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基础和传统习俗相契合.与农村农民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相契合.尤其能较好满足农民的个体需求,对于解决不断增加的农村刑事案件具有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与司法功效。基于此,在农村扩大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7.
作为民事纠纷第三方解决的两种基本方式,裁决与调解关系的处理关涉到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整个系统。以纠纷解决的思维模式为视角,可以发现裁决主要以"法条主义"为指南,采取"切片性思维";调解主要以"合意主义"为指南,采取"整体性思维",二者对于法律实施和纠纷解决各有其功能上的优势与欠缺,应各得其位,相互弥补。但在法治背景下,调解的"整体性思维"较之于裁决的"切片性思维"更能实现法律实施和纠纷解决的公正性、合理性、和谐性和经济性,因此在诉讼内外的整个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具有优先适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8.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者作了相应的保护性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申请劳动争议的时效延长。现行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请时效是《劳动法》规定的,立法时的目的是希望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权益得到尽快的维护。所以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月内要提出仲裁申请,超过这一时效当事人即被视作放弃权利。而在劳动法实施后,不少用人单位想方设法拖延劳动者在发生争议后提出仲裁申请的时  相似文献   
139.
正独立公正程序灵活专家裁判快捷高效费用经济受案范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争议案件:国际的或涉外的争议案件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或台湾地区的争议案件国内争议案件示范仲裁条款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向中外当事人推荐下列示范仲裁条款:"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40.
刑事和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力的运用问题.如果刑事和解权力被滥用,则容易滋生腐败,激化社会矛盾,从而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为了防微杜渐,要从法律制约、程序规范、人员素质、内部自纠、互相监督等五个方面,构筑制度“牢笼”,将权力关到“笼子”里去,从而严防刑事和解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