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5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9篇
法律   711篇
中国共产党   2215篇
中国政治   2637篇
政治理论   1282篇
综合类   15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焦勇勤 《工会论坛》2002,8(6):83-85
葛兰西的文艺思想是他在其实践哲学基础上针对无产阶级革命而提出的革命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他指出任何社会集团要想获得和维护政治领导权就必须首先占有文化领导权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知识分子自觉地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具体到文艺创作和理论中就是要实现“民族—人民的文学”。  相似文献   
72.
狼文化之所以能热起来,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对狼性精神的现代置换缺少深入的分析,同时对这种置换的价值缺少冷静的思索.在个体人格层面、社会层面、国家与民族范畴,当代狼文化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错位的置换和失范的解构.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深层认识的话,我们就无法认清被精心打造过的狼文化意识形态背后的虚假本质和负面价值.  相似文献   
73.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外交思想的哲学价值底蕴深厚,突出体现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价值取向基础,公正与平等的价值评价尺度,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价值选择标准,形成了富于特色的外交思维。  相似文献   
74.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已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为高校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作为哲学教师 ,学好计算机知识是搞好多媒体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75.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两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论述作出了科学回答。两者之间在本质上一脉相承,存在着内存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邓小平法思想、法实践形成的理论基础;或者说,邓小平法思想、法实践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奉行和遵从的产物。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形象性与深刻性的统一以及重实效的实践性等诸多方面,构成了邓小平现实主义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邓小平法思想的哲学基础的体现。  相似文献   
77.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地位。同时,它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密切相关,本文试从其产生的背景与条件、概念表述及其特点、历史地位三个方面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78.
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多方面艰苦的努力,但有三个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的: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前提、灵魂和核心;二、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实践的要求,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三、必须吸收中外古今一切优秀思想成果。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必需的资源和营养。  相似文献   
79.
马克思人学的总体图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就是终结了无视现实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人、并具有抽象思辨色彩的传统本体论哲学,把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确定为新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把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作为新哲学的主题,把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新哲学的价值目标。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予以宏观总体的把握,完整揭示和阐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研究方法、核心线索和理论框架,以深入厘清马克思所开辟的人学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哲学基础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