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交通问题不但为市民所关心,其实也是北京市市长所焦心的大问题。 北京代市长王岐山在9月11日开幕的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第五届年会上就坦露心声:现在最头疼的是交通问题。 国人真正认识王岐山是在今年北京闹“非典”最凶的时候,当时他从海南省委书记任上调任北京代理市长。他作风泼辣,雷厉风行,深得市民好感。  相似文献   
42.
重估武汉     
程亚婷 《世纪行》2006,(5):7-10
拥有交通、工业、科教优势的“江城”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开放态势。并发挥中部商业中心和跨国采购中心的优势,极有可能在未来数年成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  相似文献   
43.
王磊磊  范学伟 《法人》2009,(12):32-42
黄哲明是谁?他究竟有什么能量能把政府,银行、国企、租户、业主纷纷圈进北京木樨园世贸商业中心,并由此引发高达300多起的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44.
赵振华 《今日浙江》2010,(17):52-53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画满了湖光山色;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承载了上千年的文化;杭州又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她用科技创新一次次改变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出现正是科技改变生活生动体现。如今,无论是喧嚣的街头,还是静寂的巷尾,无论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抑或是美丽的西子湖畔,公共自行车已完全融人了这座古老而又秀美的城市,一抹艳红,为杭州这幅山水画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45.
《今日上海》2008,(1):6-6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单中心城市逐渐暴露出市中心拥挤,通勤时间长、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上海目前中心城区要构筑“多心,开敞”的布局结构。市规划局2007年12月11日宣布,徐家汇、江湾一五角场、真如、花水四个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已经明确。而上海的市级中心主要包括人民广场行政中心、外滩一陆家嘴中央商务区,南京路等商业街和豫园等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46.
城标之变     
王一敬 《当代党员》2008,(12):27-29
重庆这座内陆城市,曾因没有一个像样的商业中心被谑称为中国“最大的县城”。如今,她的城市建筑群的崛起充满了巨大的涅荣意义。让我们跟随重庆城市标志性建筑的不断跳跃变化,去聆听重庆30年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足音……  相似文献   
47.
郑义 《检察风云》2007,(2):46-48
上海市的南京东路和徐家汇是上海典型的繁华闹市商业中心.然而,令人震惊的是2006年7月9日和10月19日,就是在这两处车水马龙、游人众多的商业大街上,竟然发生了在光天化日之下,从金店营业员手中抢夺金块,夺路而逃的"黄金大案".一时引起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48.
对于住在南宝路附近的居民,从2005 年5月16日起,就再也看不到大英山车站的班车来往穿梭的身影。从最早的海口汽车总站,到后来的省际客运站,大英山车站注定要在海南的道路运输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里,曾是走南闯北海南人辗转岛内各个地方和通往岛外精彩世界的起点。  相似文献   
49.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7):2+193-F0002,F0003
<正>江岸区是武汉市的政治、文化、教育、商业中心,南临长江,西靠全国闻名的江汉路步行街,北与东西湖区、黄陂区接壤,是武汉市的北大门。近年来,江岸区公安分局在江岸区委、区政府和武  相似文献   
5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缓解战争破坏和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短缺,众多西方国家都进行了以大型居住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社会住房建设。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大型居住社区走过"繁荣——衰败——复兴"的发展历程。参考国外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为上海建设和管理大型居住社区提供有益的启发与镜鉴。整合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新加坡的居住区是以新镇模式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串联式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已开发了23个高密度新镇,约九成的人口都居住在新镇中。一般,单个新镇规模为15-30万人口,占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