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9篇
  免费   124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4795篇
中国共产党   399篇
中国政治   1156篇
政治理论   131篇
综合类   8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上海机关动态》2002,(5):29-29
2000年初,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提议,由机关党委定期组织召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与机关党员干部对话会,对话会只提意见和建议,不说虚话、套话,讲实情、说心里话。至此,领导干部与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对话便在二中院形成了制度。截止2001年12月止,对话会共19次,所提意见或建议212条。  相似文献   
62.
司法改革主要指司法制度、司法体制的改革,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表面看来,司法改革发韧于审判方式改革,是审判方式、审判制度改革的发展与深化^①。若究根溯源,它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对法律秩序提出的更高目标和更迫切需要的回应,形成了改革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的司法体制的内在动.  相似文献   
63.
WTO与中国涉外商事仲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WTO与我国涉外商事仲裁的两个主要方面:WTO协议在我国涉外商事仲裁中的适用问题和我国入世所必将导致的我国涉外仲裁乃至整个仲裁法律制度的改革问题。与WTO协议在我国国内的实施相对应,WT0协议在我国涉外商事仲裁中主要得以间接适用。而我国的入世则必然会对我国包括涉外仲裁在内的整个仲裁法律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要更加尊重仲裁契约性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并维护独立、公平和效益的仲裁价值观,三是要注重并发展专业化仲裁,四是要实行国际化和本土化兼备的仲裁制度。由此,我国的现有仲裁法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64.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主要内容 证据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它与诉讼的实体内容直接相关,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事审判方式继续向前推进的瓶颈。我国民事诉讼法涉及证据的条款仅有12个条款,许多重要问题或是没有规定,或是规定过于原则,导致民事诉讼过程中正确适用法律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65.
一名出生仅4天的健康男婴,由于医院未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致使男婴病情恶化造成脑瘫。只有小学文化的孩子父亲卢汉乐,克服了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难。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一审终于赢得了官司。法院一审判赔218万多元。  相似文献   
66.
我国现行审判运行机制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内在要求出发 ,分析了我国审判运行机制中审判委员会制、合议制、请示汇报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存在的弊端 ,并就其改进与存废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7.
商事关系法律调整之研究——类型化路径与法体系分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大兴 《中国法学》2005,(3):98-107
商事关系乃全部商法的基石概念。商法的研究不能回避商事关系的概念、构成及其法律调整机制。从主体类型化角度可将商事关系区分为四类:商主体与商主体之闻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关系;商主体与作为监管者的非商主体之间与营利相关的商事关系;商主体与作为消费者的非商主体之间基于商主体的营利目的而形成的商事关系以及非商主体与非商主体之间偶尔为之的营利性行为形成的商事关系。四此,商事关系可以界定为主体双方或一方基于营利性目的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营利性目的是衡量是否构成商事关系的本质,至于是否发生于平等主体之间,是否发生于持续营业之中,均非商事关系本质内涵。商事关系可以由商法调整但却不必都由商法调整,甚至可能根本不由法律调整。从主体类型化的角度理解商事关系的构成,不仅有助于商法理论知识的进化,也有助于我们撩开商法的面纱,现实地对待关于商法调整对象的困惑和商法法典化的神话。  相似文献   
68.
山西省公检法机关仅仅依据两个小孩(一个8岁,一个3岁)疑窦百出的证词,就认定河南省周口监狱警察任文辉是1997年2月13日太原一起杀人、伤害案的凶手,并判处其死缓。任文辉不服判决,于1999年7月申诉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受理后,要求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此案,并发去公函要求调卷。但是,5年多过去了,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至今没有重审此案。山西省检察院刑事审判监察处一位负责人如此解释:“任文辉案疑点很多,现在证据不足,事实不清,谁也不敢杀他。但在没有抓住真凶之前,谁也不敢放他。”  相似文献   
69.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借助一定的方法和仪器,对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研究、检验、分析、判断后作出的结论性意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将鉴定结论列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鉴定结论作为“科学证据”,在诉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常具有支配或左右整个诉讼及审判结果的影响力。文书检验,是诉讼中常见的一种鉴定技术手段,因其较强的专业性,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鉴定过程没有标准控制,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等原因,给办案人员在审查与采信工作带来了难…  相似文献   
70.
英国1996年仲裁法实施至今已近十年,其中赋予法院对英国商事仲裁裁决的全面审查权的规定颇受争议.但这种制度设计考虑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同时也符合维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对英国法律制度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仲裁法律服务的繁荣起到了重大作用.相比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有关规定失之简陋.应当借鉴英国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完善我国仲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