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陈云从商务印书馆的一名学徒,到主持陕甘宁边区财经工作的"掌柜",从过去一个区域的财经工作负责人,搞"小摊摊",到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领导人,搞"大买卖",他一生都与算账、算盘结缘。在陈云心中,算盘的作用和意义也在不断升华,早已  相似文献   
82.
张书克 《各界》2014,(8):2-2
1921年,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译所所长的高梦旦多次向胡适提出,希望胡适从北京大学辞职,到商务印书馆去工作。高梦旦很诚恳,他说:“我们那边缺少一个眼睛,我们盼望你来做我们的眼睛。”胡适当然知道商务印书馆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得着一个商务印书馆,比得着任何学校都更重要: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也的确是一个很要紧的教育机构,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势力。但胡适还是婉言谢绝了高梦旦的好意。胡适的想法是:自己还年轻(当时胡适30岁),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至少还应当再做10年、20年自己的事业;至于编译所的事业,则是“完全为人”的事;他不应当放弃自己的事情,去办那完全为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83.
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84.
正近日,一位老人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车洪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其编纂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将要出版。36年的时间,车洪才最终完成了一项国家任务。然而,除了编纂者,已经没有人还记得有这样一项国家任务了。  相似文献   
85.
关于法律方法的探讨我们已持续了一个阶段。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建构一个法律方法论体系。这种研究带有明显的理论属性。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说法律方法论是一种关于法学的“形而下”研究,但理论本身的抽象、概括性又使我们走向了(与法哲学比较)另一个层面的理论探索。按我们原初的设想,关于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探索,上可着天(与法哲学、伦理学相联),下可着地(与司法实践相关),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感觉到关于法律方法论体系的建构实际上仍然是沿着传统的法理学或法哲学的思路走的,只是研究的问题似乎聚焦到了司法过程。研究成果的叙说方式没有根本的改变———走的依然是抽象性的普适化路径。我们不是说这种研究没有意义,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关于理论体系的探讨是某一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但如果我们的研究仅注意理论的完善就可能脱离法学的实用性品格。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法学的技术含量、经验品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张扬。我们知道,法治的哲学本质实际上是在经验范围内解决问题,用法律方式寻求社会秩序。然而人类的经验在理论研究中又表现为理性,表现为制度化、条文化和程序性的法律。这些抽象的法律与制度使我们能迅速地掌握被称为法律(形式化)的东西。但如果我们仅仅注意法律的形式性,就可能失去对法律“内容”的掌握。法律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整体,它也具有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只注意抽象的理论体系可能会掩盖丰富的内容。为进一步使法学走向“形而下”,我想我们的研究姿态除了坚持司法中心主义立场外,在研究的内容上,我们还必须把体现个案经验与个性的法律智慧纳入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与《山东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原来探讨“法治与法律方法”的基础上,又共同组织了“法律方法与法律智慧”笔谈会,欢迎法律学人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6.
新中国建立前后,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私营出版企业普遍面临困境。对此,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背景下,1950年商务印书馆通过实行出版与发行分工、接受国家加工订货、调整出版方向等举措,开始了整顿和初步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商务印书馆率先实现全面公私合营,运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完成了企业的国家化。商务印书馆的改造历程极具代表性,并体现了私营出版业的特点和时代的变幻。  相似文献   
87.
新书架     
《当代贵州》2012,(22):65
《2034,中国的可能》作者:黄树东出版:香港商务印书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作者:李泽厚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可操作的民主》作者:寇延丁袁天鹏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大师们》作者:(美)托德著黄延峰译出版:中信出版社  相似文献   
88.
房中 《世纪风采》2020,(6):7-10
房中1919年12月8日,陈云在班主任张行恭的帮助下前往商务印书馆当学徒,直到1927年九十月间离开商务印书馆,这7年多的经历,对陈云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陈云在上海回忆自己的革命经历时,对张行恭老师说:"我一生转折从商务开始。没有先生你,就没有我今天。"  相似文献   
89.
更正     
《湘潮》2010,(3)
2010年第2期第12页孟星的《浅谈壁龛里的日本文化》一文的参考文献是:[1]太田博太郎.1997.床の間:日本住宅の象徴[M].岩波書店[2]多田道太郎.2005.身辺の日本文化[M].講談社学術文庫[3]本尼迪克特.1990.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M].商务印书馆[4]叶渭渠.2003.日本文化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90.
忆读书     
冰心 《学习导报》2012,(8):14-14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