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7篇
  免费   89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3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5861篇
中国共产党   276篇
中国政治   848篇
政治理论   149篇
综合类   106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650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71篇
  2010年   722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于2011年在《婚姻法》修正案中被确立下来,在以后的实践中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和不足,通过司法解释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从保护弱者的角度出发,兼具公平原则,致力于维护婚姻家庭的平等与稳定.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42.
ISP第三方责任由于生发于网络环境中,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故而与其他侵权行为相比,具有侵权主体的多元化、侵权行为的技术复杂化、侵权环境的虚拟化以及损害后果的不确定性等特征。《侵权责任法》第36条进行了总结式、突破式和概括式的立法,将第三方责任列入侵权法规范之中。其在性质上为归责条款,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具有开放性,侵权客体具有自身虚拟性。通知规则在形式上不限于书面形式,应完善反通知制度和错误通知赔偿机制,而知道规则应将"应知"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943.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商标权人需要证明消费者存在混淆可能性,但并不需要证明消费者发生了实际混淆。商标法舍弃实际混淆,而将混淆可能性作为商标侵权的判定依据,根本原因在于实际混淆的证据较难取得。实际混淆尽管没有成为商标混淆侵权的判定标准,但其依然在混淆侵权判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重要性不能被夸大,法院在混淆侵权判定中不应仅仅依据原告提出了实际混淆证据就判定被告侵权成立,因为实际上存在不具合理谨慎注意力的消费者误买误购情形。法院在运用实际混淆证据时,要结合具体案情,分析实际混淆证据的种类、实际混淆所涉及的主体以及实际混淆证据的数量,考察实际混淆证据能否证明消费者存在混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44.
在托收所涉及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中,委托人与托收行、托收行与代收行之间都是代理关系,这点并无争论.而对于委托人与代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托收统一规则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其亦未对银行违反该规则所设定的义务时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作出任何规定.因此如何结合我国民法通则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法条解释,形成一个既遵循现行法律的规定,又能妥善合理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平衡双方权益,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45.
叶名怡 《法学家》2015,(3):124-137,179
违约与侵权竞合主要有两类:加害给付型和违反保护义务型。在后者以及在前者的违反手段义务场合,违约责任为一般过错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相同;违反结果义务时,因产品责任等特殊侵权情形,违约与侵权多数为严格责任,二者的归责与证明责任亦同。从损害赔偿范围看,二者均通过客观概率论配合法价值判断来限定因果关系,都允许精神损害赔偿。在诉讼时效上,无论从体系解释还是文义解释,均得不出违约和侵权二者之间存在一般性差异。另外,二者均采纳相同的责任缓和规则。总体而言,违约与侵权在竞合时两种责任差异极小,其竞合实益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946.
商标通用名称化会导致商标不再受到法律保护,具有正当理由。然而,正是基于商标通用名称化的这种法律后果,在商标司法实践中对涉案商标是否具有被通用名称化的特征,应当谨慎和从严,不能基于他人具有侵权性质的使用而使得侵权蔓延后在一定的范围内注册商标在相类似商品上被淡化和使用而认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人的商标成为通用名称,从而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47.
《侵权责任法》将医疗机构使用缺陷医疗器械致患者损害设计为依据产品责任的一般规则,对医疗机构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与生产者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医疗机构作为中间责任人具有合理性,但内部责任法律适用规则仍有待完善。《侵权责任法》应当允许缺陷医疗器械侵权有条件适用连带责任,并就医疗机构在内部责任分担中的规则予以细化。  相似文献   
948.
随着国家及企业专利保护意识的提高,专利诉讼、专利许可、专利投资等相关的活动也越来越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本文以《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等法律规范为依据,结合企业相关实践,阐述专利许可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专利权人的排他权专利权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来源为《专利法》第十一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无专利法规定的例外并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该条所规定的行为,则为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949.
朱静洁 《理论月刊》2020,(1):130-13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作为典型的人工智能实体已逐步被运用于医疗、交通、家居、军事等行业,然而智能机器人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其致人损害事故也时有发生。智能机器人致人损害不同于传统的侵权行为,其特殊性表现在侵权关系主体的复杂性、侵害客体的多样性、损害结果的潜伏性三个方面。这决定了传统民事责任制度适用于智能机器人致人损害时面临三大困境,分别是民事责任主体不明、因果关系认定及证明困难、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局限。针对上述困境,可从明确智能机器人民事责任主体地位、科学认定智能机器人致人损害因果关系及增设特殊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三个方面着手,逐一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950.
孙小慧 《法制博览》2021,(1):122-123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交易效率也随之提高,交易规模逐渐变大,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也增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在2012年首次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在2016年又相继出台了消费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