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63篇
中国共产党   144篇
中国政治   243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动产抵押是指抵押权人对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就其提供担保债权的动产设定动产抵押权,于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抵押权人可以占有抵押物,并得出卖或申请就其卖得价金优先于其他债权而受清偿的担保方式。  相似文献   
182.
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要取得实效,与党委重视程度、人大督查力度和政府办理力度密不可分。近年来吉安市青原区党委、人大、政府思想统一,目标一致,通过现场察看、共商良策和建章立制的方式,对惠及民生的代表建议进行重点办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3.
媒体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胸怀对待他人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在山里采访一位农村妇女,我问她你平时看电视吗?她说电视很少看,有些节目不敢看。她说,那些节目我看了就活不下去,你看看人家都活成那样,我一看电视就觉得我不配活着。我想,我们的个别媒体怎么会势利到这种程度,让生活中那些有痛苦的人觉得自己如此失败,宣扬虚假的、光鲜夺目的所谓成功,吓坏了老百姓。  相似文献   
184.
7月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落幕。本届论坛因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首次有民进党人士参加而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受到了民进党开除党籍的警告,参会的民进党人士仍表示,如果自己能为民共之间搭起桥梁,即使作出牺牲也值得。  相似文献   
185.
我国民法上真的不存在物权行为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现代民法上很难彻底否认物权行为理论。我国民法也不应彻底否认物权行为理论,而应参照瑞士民法的做法,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但不承担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相似文献   
186.
法国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一般规则、分类及其法律适用等方面,对法国现代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作了详尽介绍,为构筑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制度依据  相似文献   
187.
一、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对人本管理的内涵把握不准确。很多企业对人本管理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握不准,在实行人本管理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简单性,甚至只是把人本管理单纯当成了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创造利润的一种手段,把握不住人本管理的精髓和真谛,自然也就难以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8.
“不动产善意取得理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法典 (草案 )》(征求意见稿 )与不动产登记公信力保护之间的制度比较 ,认为关于不动产变动中的交易安全保护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以采行“不动产登记公信力保护”模式比较妥当。当前理论研究重点应当放在建立和健全不动产登记公信力制度上  相似文献   
189.
汪志刚 《法学研究》2009,(3):119-134
在关于动产善意取得法理基础的诸说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占有公信力说。该说不仅有悖于法理和民法体系逻辑,而且在实践中也会遭遇许多困难,不足为采。善意取得的本质是保证本着诚信而行为的交易主体能在社会公认的正常交易环境下依法实现其交易目的,其法理基础是交付的效力,伦理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交易安全保护则是该制度内含的经济理性。  相似文献   
190.
论《联合国宪章》的解释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瑶 《中国法学》2003,60(6):131-139
以适当的方法对《联合国宪章》做出正确的解释 ,是妥善施行《宪章》的重要前提。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 ,深入论析了《宪章》的五种解释方法 ,即文义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和惯例解释 ,指出五种方法各有利弊长短 ,在选择具体解释方法时 ,应采取“善意解释”的态度 ,所作的解释应有利于实现联合国的宗旨及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