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63篇
中国共产党   144篇
中国政治   243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吴光荣 《法律科学》2006,24(4):102-113
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同时关系到所有权的保护与交易安全的实现,对善意取得制度予以正当化的过程就是界定其适用范围的过程;善意取得制度系动产占有公信力的表现,而不动产物权变动以登记为公示方式,采登记公信力制度,故无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之余地;观念交付因其自身的局限并不当然构成善意取得制度所要求之“交付”,法律应限制观念交付时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物权行为独立性与善意取得制度相辅相成,分别给予受让人以债权保护和物权保护,而物权行为无因性之功能可为善意取得制度所替代,无存在的价值;善意取得制度可类推适用于其他动产物权或其他民事权利的取得,但须满足占有作为权利外观之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2.
《学理论》2014,(26)
《婚姻法解释(三)》第11条是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在婚姻法上的具体运用,其反映了对"善意买受人的信赖利益"的保护。但该条在现实中不具有适用可能性,无法实现为解决审判实践中的争议提供裁决依据的目的。应对其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8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源于刑事诉讼的一项证据规则,但是其在行政诉讼领域则缺少相应的研究。本文主要就行政诉讼中非法证据如何界定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研究非法证据的含义和行政诉讼取证的特殊性入手,剖析行政诉讼非法证据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以期更准确地把握行政诉讼中非法证据规则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从善意取得的涵义及沿革进行探讨,分析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并对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85.
善意取得制度由来已久,且在物权的变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相关的法律一直以来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规定,直到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才明确的规定了关于动产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本文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对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进行分析、解释,来实现对善意取得制度的充分理解,掌握善意取得制度在物权转移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
张燕燕 《法制与社会》2013,(12):265-266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以程序法为视角,讨论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诉讼实践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87.
张建龙  王新斌 《先锋队》2013,(12):47-48
交城县开展的"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活动涉及2000名干部和2万贫困户、6万农户,活动任务重、时间紧、标准高,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交城县纪委监察局提出"六条纪律"。一是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按时到岗,按要求开展工作,严禁擅作主张,我行我素。二是  相似文献   
88.
加强效能监察,确保项目优质高效运行。5月12日,忻州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向全市20件惠民实事、30个城建项目、157项省市重点工程派驻44名效能监察员。这44名效能监察员分别由市直单位纪检组长和纪委书记组成。这是继去年首次向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全部派驻效能监察人员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该市作出的进一步部署。  相似文献   
89.
张驰 《民主与法制》2011,(30):45-45
我国物权法将土地与建筑物都作为不动产予以规定。通常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不能享有所有权,但个人可对建筑物享有所有权,而对建筑物的所有权的取得原则上应以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为前提,亦即有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上建房等,当然可推定土地使用权人为房屋所有权人,除非有相反证明(杪权法142条)。  相似文献   
90.
票据权利具有类似于“物”的性质,具有典型的权利外观,因而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在票据法上有了广阔的适用空间。同时为促进票据流通,保护交易安全,善意取得制度对票据而言就有了极大的必要。但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以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方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