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131篇
中国政治   162篇
政治理论   99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幸福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在前人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幸福观"体系,主张幸福是最高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还需要外在的善,强调公民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的一致性。德性伦理视野下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92.
钱奕 《观察与思考》2011,(10):32-33
那些扶老人事件,除了当事人之外,真相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坚信"善",要行善,当然我们更应该要保护行善之人。小小的民事案件能被一次次记起,能引发如此大的舆论风波,就说明大家心中都是有"善"的。  相似文献   
593.
儒家历来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儒家追求圣贤道德至善的德育目标,与法家避忌道德最坏的德育目标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儒家德育目标对当代德育目标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94.
王慧然 《行政论坛》2011,18(4):32-36
在现代性政治中权利与善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相互克制、此消彼长的关系。西方现代性政治的"权利优先于善"的原则,造成了实践中一些重要的共同体善的缺失。社群主义试图修正这一原则,让善优先于权利,或至少受到同等重视,却仍不能化解自由主义者的忧虑。在现代庞大的异质社会中,善的共识是难以达成的。这不仅存在着可能性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自由丧失和政治专制的危险。权利与善如何相容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一种共存的关系中,二者的意义都不会得到最充分的展开,但这不应妨碍人们去追寻一种较佳的共存关系,并以此为满足。  相似文献   
595.
孙枝俏  王金水 《求索》2007,(2):150-15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政治哲学领域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本文就这场争议的主要观点分歧进行了深入地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596.
张萃萍 《求实》2007,(6):66-68
诚信是现代政府得以立足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基础。一个诚信的政府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而政府失信,则会导致社会公众信心不足和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可能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同时削弱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现代民主政府必须按照“真”“善”“和”三个维度来加强自身建设,打造诚信政府形象,以“真”立足,以“善”立根,以“和”持久。所谓“真”,即政府求真务实,对人民群众真诚负责,这是政府诚信的基石;所谓“善”就是维护正义,依法行政、以民为本,施以善政,是政府诚信的核心要义;所谓“和”是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的和谐社会理想,这是政府诚信建设最终的目的和归宿。这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就是诚信政府得以持久确立的根本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方面,政府的诚信都会受到质疑,甚至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597.
晏辉 《理论探讨》2023,(3):127-136
中国式现代化是朝向终极之善的社会变革运动,它将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个体与类所需要的终极之善。可以将这个终极之善先行标示为:找到一个能够持续创造财富并合理分配财富的经济组织方式,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既改变了传统社会财富匮乏的状态,又超越了西方现代化运动中产生的两极分化;创制了一个令每一个有理性存在者充分但必须合理表达政治意志的制度安排,它超越了传统社会的官僚政治又改造了西方国家错用甚至滥用自由和民主的政治结构;创造了令每一个人自愿过一种整体性好生活的财富基础和社会环境。基于这个完整性的终极之善,中国共产党人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追寻各种实现终极之善的手段之善,最为根本的是实现一种本质意义上的观念革命,亦即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观念、人与人关系上的观念和人与自身关系上的观念的革命;通过制度创新将效率与公平、正义与平等、自由与幸福这些根本性的价值原则贯彻到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之中;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实践中,不断培养出朝向终极之善的道德人格,并在反复进行的改革实践中将道德人格变成可以反复使用的实际能力,从而展现出优良品质。这便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598.
“幼有善育”,一头连着生育率,一头系着人口质量。近年来,宁波市按照“浙有善育”要求,出台一揽子政策破解“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提高“教”的质量,谋划政府、企业、个人参与的多层次、立体式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城镇15分钟幼托服务圈落地,为3岁以下婴幼儿“谁来带”“怎么带”提供新解法。  相似文献   
599.
协商民主的外在目标是要达致每个公民个体的美好生活,而协商民主的本质则体现为一种公共善的实现。公共善的实现需要在自我之善和社群之善、多元主义利益和基本善之间达致平衡。协商民主是一种面向公共善的认知和行动过程。辩证行动主义更加强调一种多数大众与关键少数之间的关系。特性角色在辩证行动主义中发挥重要的榜样导向功能,并在审慎性沟通的基础上开展辩证行动。同时,特性角色的榜样引导要以情境性道德为内容展开。协商民主的关键就是要对公共善进行扩展,即从特性角色扩展到每个普通公民。在这一过程中,情感和理性都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公共善的扩展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相互承认关系,并最终要达到一种主体间的移情状态。  相似文献   
600.
“无善无恶”与“至善”是阳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阳明学不可忽略的论题。二者非但不是矛盾的,而且在逻辑上更是关涉的。这在于二者所指向的内容不同,对之言说时所使用的范式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从“心统性情”的视角来看,“无善无恶”一句是对心体的阐发,而“至善者”一句则是对性体的释义,二者相辅相成。从“未发已发”来看,“无善无恶”是心体的未发状态,“至善”则是心体的已发状态。从“体用”的论域而言,“无善无恶”乃是从体上讲,“至善者”一句则是从用上说,后者昭示着前者,即以用显体。阳明从上述范式论述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对理学内涵的丰富,更是对其心学境界的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