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725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236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2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人权的普遍性与人权文化之解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权的普遍性要求人权应当是世界性的。人权文化是世界范围内对人权普遍认同、普遍尊重和普遍保障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更高形态。人权文化的形成既有可能,也是必要的,但现存的“人权的霸权主义”和“人道的霸道主义”则是建立人权文化所必须首先清除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2.
这天早晨和平常没何两样。海边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她和她的三个孩予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戏耍,爱犬虎了往他们的身边欢快地跳跃着。 突然,海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她抬头看去。当她看见汹涌而至的巨浪时,她意识到了灾难的来临。她惊惶失措地想抱起三个孩子一起逃命,然而她只有两只手——她只得焦急地对最大的马瑞说,海啸!跟妈妈跑,马瑞!  相似文献   
103.
2010年4月29日,在历经"四审"之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对法律进行了实施以来的首次"大修"。  相似文献   
104.
唐明  王颖 《山东审判》2012,(3):62-66
2010年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取消了关于国家赔偿确认的规定。但确认仍然是必要的,只是不再作为"国家赔偿前置程序",不再实行由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机关终决且缺乏司法监督制约的确认制度,而是实行在国家赔偿程序中解决确认问题的"确赔合一"制度。  相似文献   
105.
乔惠 《天津检察》2008,(2):47-47
存疑案件是指立案后,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而作撤案、存疑不诉或宣告无罪处理的案件。由于《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和实施早于《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逮捕后作存疑处理的案件是否应当给予赔偿,《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存疑案件的当事人具有犯罪嫌疑,有证据证明其有罪,只是因已有的证据尚达不到定罪的要求而推定当事人无罪,因此不存在刑事赔偿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于存疑案件,应视案件具体情况来决定赔与不赔,不能一概都赔,也不能一概都不赔。对于采取强制措施时,不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应予赔偿:而对于采取强制措施时,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则应不予赔偿。第三种观点认为,既然不能认定当事人有罪,那么对存疑案件都应当给予赔偿。  相似文献   
106.
为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法制的统一以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我国确有必要建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同时,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备为我国建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赔偿标准过低,是我国《国家赔偿法》亟待弥补的缺陷之一。针对国家机关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国家赔偿标准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建议借鉴民事赔偿标准,坚持以补偿性赔偿为主,惩罚性赔偿为辅的赔偿原则,提高对人身权损害国家赔偿的具体计算标准,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  相似文献   
108.
历经十五年争议的《国家赔偿法》终于修订颁布,新法在归责原则、执法机关的举证责任、刑事拘留导致赔偿的责任确定、公民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主与平等精神、赔偿程序的合理规范等六个方面较之从前有很大完善,标志着我国宪政制度的巨大进步以及对人权保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9.
站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门口,回眸日渐远去的2009,我们不由得百感交集。 这一年,法治足音铿锵,立法进程明显加快。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侵权责任法草案、行政强制法草案;修改保险法、邮政法;制定食品安全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立法机关与民意诉求相呼应,解决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在成为立法工作的优先考量。  相似文献   
110.
1995年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结束了我国国家权力侵犯公民权利完全免责的历史,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大成就。然而,随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民事侵权领域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发展,公民的精神权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制度的缺失越来越凸显出其不足。同样是侵权,国家公权力侵犯公民精神权益时,当事人却得不到适当的救济,这一立法缺陷显然不符合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