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2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263篇
中国共产党   594篇
中国政治   899篇
政治理论   233篇
综合类   2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无所谓心态是流行于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一种社会心态,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心态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的原因。虽然这种心态的形成有它的必然性,但是它的存在给青年群体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所以要对这种心态进行合理地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4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而这些变化都会直接、间接地通过社会心态的变化反映出来,转型期社会心态处在多样的、复杂的嬗变之中。  相似文献   
43.
黄哲嗣 《黄埔》2012,(3):58-59
抗日战争进行到1944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缺员很多。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相似文献   
44.
80后低收入农民的政治心态主流是好的,积极拥护党的创新理论,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强烈,法律意识较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人有拜金主义倾向,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80后低收入农民政治心态稳定性:改变自身价值观念,莫把有钱当作丈量成功的唯一标尺;缩小贫富差距,让“拼爹”远离时代;加强反腐倡廉斗争,增进官民鱼水之情;弘扬主流社会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5.
澳大利亚英语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的地域性变体,它在词汇层面的创新能够体现澳大利亚国民性格。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层次、隐喻和转喻理论,从词义延伸和构词两方面对囚犯语言和动植物词汇进行研究。分析澳大利亚英语中的词义延伸和构词与澳大利亚国民性格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澳大利亚国民性格,也益于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6.
王凤青 《求索》2012,(5):54-56
国民参政会是1938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下成立的战时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承担着"抗战"和"建国"的重大使命,围绕国民参政会制定的规章制度较好地体现了制度安排的初衷。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国民党坚持"以党建国,以党治国"的政治理念,对国民参政会内中共和中间势力采取了"扫除而廓清之"的政策,期望由其实现国家统一,完成"抗战"和"建国"的使命。由于国民党不肯放弃自身利益,也没有找到一种有效机制容纳社会各方面积极力量,导致其执政地位失去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和支持,致使国民参政会出现了"应然"的制度安排与"实然"的政治功能之间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47.
信仰方式和信仰心态实际上都是信仰主体对某一信仰的具体态度。信仰方式包括理论确认、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信仰心态包括信仰认知、信仰情感和信仰意志。本文主要探讨了信仰方式和信仰心态各自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外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48.
社会心态是弥散、浮动于社会或群体中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基调性的社会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倾向,是社会心理对当下之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即时回应。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心态的客观根源,而社会中通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从社会成员客观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到社会心态的中介转换器。怨恨、疑忌、冷漠、暴戾、投机、浮躁、焦虑、迷茫、自我弱势想象等社会心态的蔓延,既显露了我国社会制度、结构层面的失衡与裂痕,也表征了核心价值观某种程度的缺席。要重塑核心价值观,并使其真正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认同,这种价值观必须最大程度地反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共通的利益。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分化、越来越多元的时代中,这种共同、共通利益的现实基础,也即在分化中维系着整合、在彼此的殊异中保留着一致的共同社会存在形态,就是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公民身份。  相似文献   
49.
社会心态是社会舆情的心理基础,以动态而弥散的方式影响着舆情走向,左右着舆情的色彩基调,而舆情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心态的一种折射。通过对杭州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当前城市中产阶层存在的一些心态问题。而为了优化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首先必须优化"社会生态",其次则要优化舆论环境,强化对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的引导与疏导。  相似文献   
50.
刘亚秋 《新视野》2015,(2):118-123
处理西学与中学之间的关系构成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基本主题之一,早年费孝通借鉴西学之人类学的功能方法,践行学术"救中国"之路;自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费孝通基本还是秉持源自西学传统的社区研究方法,实现"志在富民"的学术旨趣。将西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基本是一种工具取向,其内在的精神层面则往往被忽视,如学术的"求真"意志。如此,西学在中国背景下蜕化为"学以致用"的功用器具。在从事社会学的早期阶段,传统"中学"之内容又常被费孝通所轻视,他急于走出一条与传统知识分子不同的"从实求知"路径。晚年费孝通对社会学学科之问题,做了纲领性的反思。他从"心"的研究入手,意在突破社会学的实证传统,并在坚守社会学学科规训的基础上做古今中西融合、开放社会科学的努力,或可为突破社会学困境提供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