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布里亚特蒙古人历来就是中国的国民,至少从元朝以后。为何加入俄国国籍,这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布里亚特蒙古人加入俄国国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促成了这个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双重国籍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公开、默认、有限的承认双重国籍,广大海外华侨也强烈呼吁中国放开双重国籍,修改国籍法。本文通过对移民利益、国家利益以及双重国籍之间关系的分析,在借鉴其他国家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国籍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吴寒 《法制与经济》2008,(18):36-37
仲裁裁决的国籍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对仲裁裁决的效力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各国法院对于本国裁决均可以行使撤销监督的权力,而对于外国裁决只能选择承认或者拒绝予以执行。决定国际商事仲裁裁裁决的国籍一般实行地域标准。  相似文献   
24.
《半月谈》2005,(3):76-76
主持人:我嫂嫂是日本人,她与我哥哥结婚10多年仍没有加入中国国籍。去年,嫂嫂因业务上的事到加拿大出差,其间生了一个男孩。据别人讲,在外国生的孩子可获得该国国籍,这是真的吗?请问,我这个侄子的国籍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25.
船舶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每个国家都对其进行了法律意义上的确认。一艘船舶要取得航行权,首先必须在某国注册登记而取得国籍证明文件,并悬挂该国的国旗。船籍国制定法律、规章和航运政策,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人员配备及培训等方面进行监管。由于船舶从事国际海上运输,经常处于不断的位移之中,在有些情况下难以确定船舶所在地。船舶航行于公海上时,原则上,只有船籍国才能对其行使权利。因此,船籍法被认为是海事法律选择的基本原则,与物之所在地法,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相比,船籍国法则居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6.
袁发强 《法律科学》2008,(1):110-114
国际私法中属人法的最新发展动向表现为国籍将逐步淡出冲突规范的连接因素,住所连接因素的适用范围也在缩小。一个主要强调客观存在地的连接因素——“当事人所在地”开始出现在冲突规范的最新国际立法中,在有关跨国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选择适用中呈扩大化趋势。这样,“惯常居所”替代住所成为在有关自然人的身份、能力等普通民事法律关系领域的主要连接点,而“当事人所在地”将替代“注册登记地”、“营业地”以及“管理中心地”等在商事法律关系中发挥主要连接作用。  相似文献   
27.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后改在嘉兴)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  相似文献   
28.
赵博渊 《南风窗》2010,(5):77-79
若将为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比作一支军队,那就是一个将军,几个校官,一堆士官和寥寥小兵的失调比例。1.12海地地震让创建65年的联合国遭遇了史上最惨痛的人员伤亡,然而秘书长潘基文宣布的联合国遇难者名单并不包括在联海团总部大楼内遇难的4名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因为后者代表中国,并不属于  相似文献   
29.
国籍和住所是国际私法上最重要的两个连结点,构成传统国际私法中的属人法,确定自然人的国籍和住所尤为重要。当前国际私法立法草案关于国籍、住所的确定和在住所冲突时住所地法的确定都做出了规定,本文围绕立法草案所设计的法律制度进行探讨,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现有法律在国籍认定标准上采用的是裁决机构所在地,而国际社会通行的是裁决地标准。认定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在实践中出现许多矛盾和困境。本文对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和适用进行分析,明确我国应采用《纽约公约》的规定,以裁决地作为认定国际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