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周佳 《侨园》2014,(4):61-61
对于移民资格,人们可能更频繁地听到有关“绿卡”和“永居”这两个词,但刚刚接触的人总是分不清这两者和“国籍”的关系,总以为拿到了绿卡就成了该国的公民,但其实并非如此。“绿卡”一词的来源,是由于美国给永久居留者发放的证件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32.
仲裁裁决的国籍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对仲裁裁决的效力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各国法院对于本国裁决均可以行使撤销监督的权力,而对于外国裁决只能选择承认或者拒绝予以执行。决定国际商事仲裁裁裁决的国籍一般实行地域标准。  相似文献   
33.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或公民的法律资格,我国现行的国籍法确定了“一个国籍”原则。明确规定了不承认双重国籍。笔者通过对我省公民在国籍方面存在有关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剖析我国现行的国籍法的相对滞后,并提出了国籍法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黄栋梁 《时代法学》2011,9(4):101-107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经过多年的立法探讨和准备,终于在2010年10月28日通过并同时予以公布。该法的通过对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具体制度的设计方面仍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在属人法的具体规定上,该法大量采用“经常居所”作为首要、甚至唯一连接点,而作为属人法传统连接点的“住所”竞在此法中毫无踪迹可寻,“国籍”也是作为补充连接点而采用的。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这种“创新”之举无疑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35.
邢易 《创造》2014,(9):54-55
正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对边境民族地区进行特殊援助,使那里的人能更有尊严地生活。卢梭说,"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唯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事实上,大概从变成人开始,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在家庭中生活,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独身。家庭最核心的部分是婚姻,所以,恩格斯对家庭问题的探讨是围绕婚姻这条主线进行的。农耕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国人对家最为看重,而家庭关系完整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夫妻同在。因而民间流传着"男人无妻则无家"、"女人无夫则无主"的古老谚语,我国调整家庭关系最重要的法律就是《婚姻法》。  相似文献   
36.
怎样判断外国法人的国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都没有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采用注册地说作为判断外国投资者的国籍,其优点是简便易行,但存在诸多弊端,而以资本控制说作为我国判断外国投资者国籍的依据,则有利于消除注册地说的弊端。  相似文献   
37.
刘佳 《法制博览》2014,(2):96-97,77
国籍冲突是国际私法冲突理论中重要的内容,是解决自然人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自然人的国籍归属问题通常由其国内立法所决定,各国立法又不一而足,由此导致自然人国籍冲突有多种表现形式。因此,解决国籍的方法应根据国籍冲突的不同表现形式而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随着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发展,传统的国际私法理论对国籍冲突的解决方法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论述传统国际私法解决自然人的国籍冲突时,对解决国籍冲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38.
2004年,我代理一起涉外案件。说是涉外,其实当事人双方都是中国人,只是早些年在美国留学后创业,男方取得了美国绿卡,而女方取得了美国国籍而已。说起来案子也不复杂,李文  相似文献   
39.
有问有答     
《中国监察》2012,(12):53
编辑同志:对未经组织批准,私自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权的行为,在党纪政纪方面应如何定性处理?读者:李明利李明利同志:永久居留权是指个人被容许永久居留于某国的权利和资格。拥有永久居留权的人称为永久居民。根据各国法律规定,永久居民拥有与公民大致相当的权利,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该国公民。中国公民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权并不代表丧失中国国籍。  相似文献   
40.
包括双边投资协定在内的众多国际投资条约的迅速增长以及对类似问题尤其是投资者定义和争端解决程序的不同规定导致投资者可能通过投资重组或国籍规划等行为而挑选条约,那么提起仲裁请求的投资者是否因此而具备投资者资格需要根据具体投资条约的规定进行裁定,但是有些仲裁庭还可能会以善意投资或者滥用程序等理由拒绝当事人的请求。投资条约中的利益拒绝条款是东道国防范挑选条约的较佳方法,但需要缔约国在条约中予以明确规定。而通过大量双边投资协定吸引外资的国家则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规避挑选条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