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568篇
中国共产党   991篇
中国政治   1640篇
政治理论   374篇
综合类   5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其进展还不尽如人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通过设立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三个层次”的运行体系,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立论依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即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为了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得出的郑重结论。(一)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大、最深刻的变化,就是已经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03.
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党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非常高 ,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从“三产”结构来看 ,已基本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转换。基本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市场化程度已经走在全国在最前列。同时 ,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转为整体小康。未来的发展呈现了美好的前景。预计到后年 ,我们的人均GDP可达到 30 0 0亿美元 ,高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 ,在现代化进程当中 ,这相当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人均GDP来看 ,浙江的现代化进程是非常乐观的 ,照现在的发…  相似文献   
104.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社会管理体制从属于公共管理体制范畴。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公共管理学视角出发,分别就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制度、组织和机制层面上的主要内容及任务进行初步解析,并简要阐释公共管理学界研究社会管理体制问题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构建和谐社会与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志强 《政策》2005,(6):10-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本期"特别策划"栏目组编一组文章,从多个层面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6.
清代积累了不少治边经验,如以开放的心态治理边疆,改进和完善边疆行政管理体制,因俗而治、因地立法,从治国需要出发制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等等,这些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清代闭关锁国、排斥对外交往、海权意识淡薄等僵化的治边思想,也留下不少失败的教训,值得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07.
黄小虎 《红旗文稿》2014,(5):20+25-27
正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洋、矿产资源、农用地、建设用地等等,都属于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把它们统称为土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这是党中央对国家治理思路的一个重大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专门对此作了说明。他指出:"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总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  相似文献   
108.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政协组织具有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政协委员是来自不同行业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能够及时了解和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对于解决"矛盾凸显期"的社会矛盾,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消极因素具有  相似文献   
109.
《福建理论学习》2012,(8):41-4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0.
正"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都很强的工作,人大监督抓住地区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就抓住了一个地区及行业部门的发展纲领,就抓住了地方事务中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事项。"人大对规划的监督,既是由规划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在发展规划、城乡规埘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大规划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发展规划,一直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和规划管理体制的混乱,在规划的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人大的监督也因认识不能统一,做法备异,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缺乏。现就人大对发展规划的监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