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22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681篇
工人农民   296篇
世界政治   23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16篇
法律   13707篇
中国共产党   5858篇
中国政治   14800篇
政治理论   2484篇
综合类   6265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665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677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660篇
  2015年   1281篇
  2014年   3712篇
  2013年   3654篇
  2012年   4060篇
  2011年   4170篇
  2010年   3984篇
  2009年   4159篇
  2008年   4208篇
  2007年   3219篇
  2006年   2777篇
  2005年   2240篇
  2004年   1929篇
  2003年   1483篇
  2002年   1502篇
  2001年   1057篇
  2000年   876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实践》2020,(1):56-5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担使命、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大对黄河大保护的支持力度,助力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建构,其构建会涉及到诸多国际社会性因素,必然是一个国际政治社会化过程。由于国际理念/规范社会化的渐进性、国际社会的多样性以及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阶段性、多样性、反复性的特征。对于日益崛起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社会学意义。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主体条件与物质技术条件也会日益完备,有理由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终将实现。  相似文献   
33.
张灿 《法庭内外》2020,(4):42-44
以脱口秀为主要内容的网综节目,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这一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的西方语言表演形式,近来在中国似乎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相似文献   
34.
《浙江人大》2021,(2):56-57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杭径山镇小古城村考察调研时,作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径山镇始终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砥砺前行,以实干有为担负历史使命,奋勇争当新时代乡村振兴排头兵和示范地。狠抓生态保护,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牢牢坚守生态红线,加快建设"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美丽田野"的全域大美格局。  相似文献   
35.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3-53
“人权无国界”理论是最近几年某些西方国家为推行人权外交而热衷鼓吹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权问题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一国对另一国内部存在的人权问题表示关注甚至采取单独或集体的干预行动是合法的,不属于干涉别国内政。一些西方人士宣称:“当今世界上的重大变化已不受国界的限制”,“人权已超越国界”,因此,“对人权的遵守不可能通过国界边界加以隔离或掩盖”,“保护普遍人权的义务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国界的义务。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6.
关于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加以区分,犯罪客体不是具体的人或物,并不违反哲学原理。说马克思1842年的著名论断是传统犯罪客体理论形成的理论根据,其证据尚不充分。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利益是一个关系范畴,用它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难以避免法益概念的精神化。保护客体、犯罪客体与侵害客体各有其含义的规定性,使用时应注意场合。  相似文献   
37.
本文探讨了法律全球化下刑法的现代化及其功能的转变问题 ,认为对刑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本质都须作整体性的反思 ,起码要做重新的定位 ,这应该是刑法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只有那些具有同一化、实体化、可操作性的法律才能成为全球化的法律。作为公法、历来与国家主权联系甚密的刑法 ,其全球化的现实就更为渺茫。但是 ,刑法的全球化是否有必要是问题的核心 ,而不是是否可能。我们认为 ,以人权为核心展开的刑法的功能的转变应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39.
XU XIANMING 《人权》2006,5(3):20-22
It is the zeal, courage and wisdom of thinkers that prepared the ground for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s. By basing himself on a dream of building up a human commonwealth, Confucius (556-479 BC) pione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iental thinking. Likewise,  相似文献   
40.
过去10年间,一家国际著名民意调查所一直在研究中国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心理。最近的一些研究剖析了关于中国的4个误区。在涉足中国这个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前,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