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77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604篇
工人农民   123篇
世界政治   15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12篇
法律   4597篇
中国共产党   3701篇
中国政治   7937篇
政治理论   1547篇
综合类   2871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747篇
  2014年   2147篇
  2013年   1696篇
  2012年   2170篇
  2011年   2280篇
  2010年   2281篇
  2009年   2225篇
  2008年   2124篇
  2007年   1500篇
  2006年   1425篇
  2005年   1146篇
  2004年   840篇
  2003年   717篇
  2002年   825篇
  2001年   590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外交评论》2017,(5):53-78
国际关系认知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决策者的错误知觉引发了国家间冲突,然而,错误知觉与冲突之间并非线性的因果关系,传统认知理论未能对错误知觉引发冲突的具体条件做出清晰的界定。而从认知的另一个来源——身份出发,也许可以给出更可靠的答案,议题身份概念的提出则有助于理解错误知觉与冲突之间的关系。议题身份是指行为体在就具体议题进行互动时被激活的身份,代表了行为体相对于互动他者的议题认知和信念体系。行为体围绕议题展开互动,在不同议题中具有不同的议题身份。议题身份对认知过程具有两种影响:一是赋予行为体在议题中的认知偏好和适当性信念,影响错误知觉的形成;二是确定行为体在议题中的利益。这种利益界定决定了行为体对互动议题的敏感程度,进而构成冲突发生的条件。行为体对议题的敏感性越高,其依据错误认知展开行动的动机就越强烈,采取对抗性手段维护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冲突爆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近年来中美在南海航行自由问题中的错误知觉之所以呈现出向冲突转化的明显态势,并有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其根源在于双方围绕该议题所产生的议题身份决定了互动过程中的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942.
崔莉 《共产党人》2017,(8):52-53
伴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宁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大,宁夏商业银行要加快推进本外币一体化建设,打开国际业务转型新局面,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和发展新动能,为宁夏企业“走出去”全面保驾护航,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43.
《社会主义论坛》2016,(8):I0002-I0003
在总结前几届郑和文化旅游节的基础上,今年7月11日,2016中国·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郑和故里晋宇县隆重举办。来自柬埔寨、孟加拉、缅甸驻昆使领馆及上海、南京郑和研究会的嘉宾,郑和后裔,知名艺术家,市、县领导及省、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44.
刘庭梅 《中国审判》2021,(18):52-57
将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从海南推广至全国,数字贸易试验区升级为示范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在9月2日开幕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中国亮出一系列新举措,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945.
946.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20,(3):3-16,127
在世界大变局中,战后国际格局重大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世界老二”易位。苏联、日本皆不例外;21世纪以来欧盟也由盛转衰。未来国际格局可能有三种前景:1.中美两极对抗体制;2.中美竞争合作的“两极多元体制”;3.世界各大力量多元并存,构建多元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要看世界潮流是走向和平多边主义还是暴力多边主义。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后的战略选择是“济弱扶倾”,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安全做贡献。日本面临的战略选择是:继续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修改宪法,成为“能战国家”的一员,加入暴力强权的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与国际协调,还是搞排他经济集团,远交近攻,以中国为竞争对手?利用中美对立从中渔利,还是促进中美协调而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妥善处理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归属认知争议和台湾问题,还是重走历史老路?囿于冷战思维和传统权力政治的现实主义决策逻辑,同中国搞战略对抗,还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安全观,与中国加强合作?这些战略选择将关乎未来30年的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947.
王志芳 《东北亚论坛》2020,(1):100-112,128
中美之争是全球治理陷入当前困境的外在表现。全球化发展至今,军事等传统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全球治理最大的困扰,如何在全球权力结构变化之下调整治理思路、模式以应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具有跨界特征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现有的全球治理具备了奥兰·扬所提出的国际制度变迁的内部矛盾、权力结构变化、外部压力等要素,已处于明显变革之中。与全球治理并行推进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以新型伙伴关系合作、多元化等核心理念获得了全球最大范围的支持,并由于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而承载着全球治理的责任。"2030议程"在理念普适性和目标务实性方面的优势,为全球治理以可持续治理为新内涵实现理念的转换和相关实践提供了机会。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主导力量不足以及公共产品匮乏的现状,将严重制约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落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相关国家、地区的有效发展和治理。~①中国在主动提供治理公共产品的同时,不断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多方参与分享的创新理念提高相关国家的参与能力,为国际可持续治理培育和储备支持力量,并推动解决治理变革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得到全球认可和支持,全球可持续治理将不断从中获得现实和潜在的改革动力。因此中国可以更多的担当,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角度,通过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充实,将"一带一路"倡议定位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48.
蔡和森在《向导》发表的文章中多次使用"纸老虎"概念,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蔡和森"明确地把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看成是经不起群众及其武装打击的纸老虎",他在党内最早提出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理论。其实,蔡和森在中共报刊上最早使用"纸老虎"一词,但并非"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观点的最早提出者。从现存蔡和森文献资料来看,至少有九次关于"纸老虎"的表述,主要指称商团军队或工农势力,但是既没有说明"纸老虎"的由来,也没有阐述"纸老虎"的内涵和本质属性,只是借用当时流行的"纸老虎"一词来形象地说明一种外强中干的政治势力或群体,尚不具有完整明确的理论意义,更谈不上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因此不能说已经形成"纸老虎"理论。蔡和森坚决彻底地宣传反帝国主义,但是从未宣传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大致与他密切关注国际帝国主义野蛮酷烈的侵略中国的事实,并运用来宣传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949.
黄进  鲁洋 《政法论坛》2021,(3):3-13
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国际法治的内容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内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该理念具有丰富的国际法内涵和重大的国际法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立法、执法、司法理念主要包括推进国际立法民主化、国际执法严格化、国际司法公正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内法治与国...  相似文献   
950.
"全球化作为一种以经济为先导、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为辅成、以广义文化为主体的社会一体化浪潮,是一把双刃剑"[1],一方面它带来市场经济以及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整个世界在国际政治、经济及跨文化交流领域更加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地球村";另一方面,人们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对原有生活、生产、思维方式的冲击产生了许多困惑.以文化而言,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全球文化的诞生,文化全球化是全球文化价值体系的普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