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飘洋到法国,他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还是未被录取。  相似文献   
22.
关于传统文化,现在的认识极不统一,有人觉得它非常宝贵,有人觉得它一文不值。教育部发文要在中小学开写字课,我到一些地方后就有不止一个人问道:现在为什么这么重视写字啊?写字的重要性怎么提得这么高啊?我回答他们:"中国人写中国字、说中国话,这就像一杯泉水那样纯洁、那样透明,难道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当然光讲这一点人家不服气。还因为讲话和写字的问题跟传统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人类最  相似文献   
23.
潘俏俏 《法制博览》2022,(10):98-100
小区复合规划功能地上车位普遍存在,然而对其所有权归属却无专门规定,通过查询裁判文书网中获取数十份复合规划功能地上停车位所有权纠纷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同案不同判、类似案件不同判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性.本文分析总结了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同时在完善立法和强化司法实务指导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更好地保护各方合法...  相似文献   
24.
春耕图     
(一)诗经里的青草,在五千年之后的红土地上,集结起步;唐诗中的柳絮,在现实主义的蓓蕾前,曼妙起舞。  相似文献   
25.
罗莎三十多岁,14日那天从汶川重灾区映秀镇走山路到都江堰。15日记者见到她时,她已休息了一天,仍然站不直身体,双腿的膝盖不由自主地往下弯,走路要一步一步拖着腿。不过她很庆幸,自己终于活了下来。她说: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单位上班。单位是映秀镇东五公里远处的一家化工厂。地震一来,单位的六层楼晃得非常厉害。我当时怕得要命,拼命想往外跑,没跑几步就摔在了地上。那时我知道地震了,想站起来,但刚站起来又摔地上,怎么样都站不起来。头顶上有砖头往下掉。和我在一起的几个同伴一开始也都往外跑,其中有一个还没跑出门的时候,被掉下来的屋顶砸了一下,后来也没有跑出来。  相似文献   
26.
《民主与法制》2008,(6):69-69
编辑同志: 某市顺昌公司因扩大再生产扩建厂房,与该市某工商银行签订借款抵押担保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由顺昌公司的办公楼、厂房作抵押担保。扩建厂房后,顺昌公司因缺乏流功资金,又与该市某建设银行协商贷款,双方签订了借款抵押担保合同,在抵押担保条款中约定由顺昌公司的办公楼、  相似文献   
27.
王智 《民主与法制》2008,(11):44-45
近年来.有关农村征地补偿费分配争议引发的民事纠纷.正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2008年2月29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村民状告村民委员会关于返还地上附着物以及青苗补偿费的民事案件.并作为精品指导案例向沈阳市两级人民法院进行推荐.以期在法院审判实务中得以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8.
黄河是“地上悬河”,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为解“悬河”之危,许多人建议通过人工改道让“悬河落地”,但治黄专家指出,这种建议并不可行,是“好心办坏事”。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侯全亮说,黄河人工“改道论”历史上就有,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在下游改道,废弃“悬河”,再造新河;二是在上游改道,绕过黄土高原,一劳永逸解决黄河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29.
唐超 《四川审判》2002,(1):21-22
(一)农村土地补偿费纠纷产生的原因及种类。1、原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用地单位除按规定程序办理征地手续外,还应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土地被征用的情况本文不讨论)及成员给付一定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这三种费用的支付对象,按照各地的具体规定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30.
《上帝之城》第十八卷中,奥古斯丁在“以色列”和“巴比伦”的主题下阐释了世界历史观念,这是古代作家第一次清楚地论述世界历史观念,它改变了古代社会的民族史观.奥古斯丁以为所有的历史都是救赎史,而救赎史乃是以上帝在历史中的行动尤其是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为其前提,历史则是有位格的记忆.世界历史根源于历史的位格本性,基督教会而不是民族国家将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