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蒙古国将均势理论引入到对外经济贸易战略中 ,其对外贸易已完成了向多元化均势格局的战略转移。在产业结构变动中 ,农牧业比重明显上升 ,说明经济结构向较低层次的衰落。今后蒙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工业、建筑、交通、通讯、商业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2.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践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也有一定影响。冷战结束后,均势演变愈来愈依赖于多极化而存在,均势的作用也由于冷战后历史条件的变迁,有的延续至今,有的正处于新的演变过程中。“三角”关系作为均势的典型被当作大国的战略加以运用。面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以新的视角来研究均势问题,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3.
随着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均势原则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政治现象日益凸显出来,并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和颇具影响力的外交战略。从本质上看,均势自然或不自然地遵循着两项命题假设,并大致形成了三种概念解释或理论假说,即状态机能说、政策动机说与权力关系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作为传统均势的典型模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均势理论的结构性缺陷和弊端,即所谓“制衡难题”。  相似文献   
114.
娄伟 《东北亚论坛》2011,20(4):37-43
经过60余年的物质性和社会性成长,中国的国家实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中国实力的增长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使中美之间出现了权力转移现象。由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对现存国际秩序持基本满意的态度,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未必引起冲突与战争,权力能否和平转移取决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判断。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并不意味着中崛美落,而是中美和其他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一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5.
冷战之后,东亚维持了一种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地区秩序。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对自身权 力的战略约束与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进程中东盟规范的扩散成为后冷战时代东亚地区秩序得以维 持的根本原因。未来的东亚地区秩序将有赖于中国战略约束基础上的区内国家良性互动与东盟规 范的继续深化,而非美日联盟,亦非大国权力均势  相似文献   
116.
世界秩序是基辛格长期关注的核心理论问题。基辛格希望通过对地缘政治均势结构的营造,实现某种主要大国均予以接受的世界秩序框架,从而实现稳定的合法化世界秩序的构建。基辛格强调要充分发挥外交的创造力,强调伟大的政治家要通过引领性创造性方式实现这种秩序构建,特别注重外交谈判的战略策略设计。21世纪初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兴力量和发展中世界力量的群体性崛起,传统的美欧强权再也无法主导国际政治的现实力量结构和未来走向。基辛格认为,当前世界秩序面临着源于合法性重新界定和权力均衡变化两种趋势的根本挑战,当今时代政治家们需要去思考世界秩序重建这一根本性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美西方战略家面对西方力量地位结构性衰减和国际格局历史性变迁的一种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