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22年3月2日,联合国大会就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决议草案进行了投票表决。结果,东盟内部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一种立场是赞同对俄罗斯进行谴责,因而投了赞成票;另一种立场则以弃权的方式对此表示中立。其中,新加坡明确表示要在武器管制和金融领域这两个方面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这是新加坡罕见对一国发起制裁。新加坡的做法导致东盟内部再次在重大问题上产生严重的分歧,这是继在缅甸问题上出现分歧之后,东盟内部再一次出现裂缝。作为一个人口仅有500多万的国家来说,新加坡此举是基于“安全困境”和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这样的立场差异对东盟的内部团结、地区影响力及东盟的“中心地位”等都将产生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32.
孙魏  赵珍珍 《学理论》2010,(16):171-172
《大外交》这部兼具学术与实务双重经验与价值的著作,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浓缩。在该书中,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刻独到的视角、智慧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我们透过该书研究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最重要意义,就是要领略他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的审时度势,以及机智灵活地处理现实问题的外交哲学。  相似文献   
33.
从理论上厘清大国间权力转移的原因、机制和结果具有重要现实与研究意义。霸权转移论、均势论、权力转移论和领导长周期论是理解上述问题的主要理论。霸权转移论认为国内与国际因素会持续作用于国际关系,使崛起国与霸权国只能通过霸权战争实现国际政治中的霸权转移;均势论将政治因素视为权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认为国家能通过多种均势手段将权力转移的结果维持在均势范围内;权力转移论不仅认为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引发了大国间权力转移,还指出了多种权力转移机制,并强调等级制国际秩序的重建是权力转移的结果;领导长周期论将技术因素视作引发权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认为战争是权力转移的主要机制而等级制国际秩序的重建是权力转移的结果。未来可从多个方面深化四种理论的研究并利用其指导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富强实践。  相似文献   
34.
只升华 《求知》2001,(5):22-24
世界形势就是世界各种事物发展的状况,它的基本的秩序反映了各种力量对比,又被称作格局。而当今世界的格局又是由过去的世界形势发展而来的。人类对世界的整体认识是从1500年前开始的。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世界性市场的出现。而欧洲30年战争结束后的1648年签定了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大体上确立了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开创了由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这以后的大国之争又导致了一系列的长期的联盟战争,到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才恢复了欧洲的均势。这种均势维持了将近100年,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  相似文献   
35.
"安全困境"、均势理论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困境"理论和均势理论是指导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对美国对华政策走向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一个全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36.
37.
近代英国霸权的两个支柱:均势政策和自由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在十九世纪建立了世界霸权,其霸权建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讨论其中两个因素:均势政策和自由贸易原则.均势政策和自由贸易原则作为英国霸权的两个支柱,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支撑起了英国的霸权.  相似文献   
38.
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无政府状态下 ,一国在面临威胁或它国权力的急剧增长时 ,是倾向于制衡 ,还是倾向于追随 ?对此现实主义学派内部发生激烈的争论 ,并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关注。本文试结合冷战后国际政治新特点对这场争论予以理论审视和分析。  相似文献   
39.
承继与延展:列宁的"均势"理论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一词一直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有话语,然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多次在他的论述中论及"均势",构成了其"均势"理论。列宁对"均势"的论述承继了欧洲国际舞台的某些传统,同时,又与其"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和"和平共处"思想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列宁的"均势"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实践始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沉重的翅膀     
策划人语即便可以抛开是否应该崛起、如何崛起的争论,中国却无法抛开作为一个大国的自然属性。在世界舞台上,大国必须担负起她维护全球均势与世界和平的使命,因此她必须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