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安倍政府对东盟的现实主义外交渗透着严重的"实力支配主义"及"利益至上原则",其战略目标不单纯是谋求维护及扩大日本在东盟地区的现实利益,更意图与东盟个别国家乃至东盟整体建立以合作应对中国威胁为基本价值观、以集体遏制中国发展为战略目标的同盟体系。自2012年末安倍政府上台以来,它就通过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维度对东盟国家展开全方位的现实主义外交。但必须指出的是,安倍政府对东盟的现实主义外交暴露出强烈的逐利性,同时,刻意追求对华均势的战略效果,凸显"继承性、破坏性、争议性、自我性"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92.
《学理论》2013,(34)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主要建立在权力及国家利益这两个最本质的要素之上。而现实主义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学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均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理论内核。包括其理论两大支柱均势论、地缘政治学以及对权力、人性、无政府主义等概念的分析,呈现出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分支。主要探讨其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基本内核的合理判断及其理论本身发展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93.
刘怡 《南风窗》2012,(17):82-84
造成盎格鲁-萨克逊国家警惕和敌意的是一个大陆强国破坏均势的前景,但这种"破坏"有时甚至不必是实际的,单那一种可能性就足以令一大批现代斯巴达人动员起来了。修昔底德笔下的斯巴达人害怕雅典崛起将使其失去盟友,他们选择了发动战争;从1652年开始的130多年英荷争霸则是由1651年的《航海条例》所诱发。这些都不是针对柏拉图所说蛮族这种"天然敌人"的战争,但基于对"能力"和"意图"的考察,一个企图增殖权势的竞争者可能被旨在维持现状的另一个国家判定为敌人。在20世纪著名的"一战"和"冷战"前夕,德国和苏联因各自能力的骤增  相似文献   
94.
大国制衡行为:争论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丰 《外交评论》2010,27(1):111-125
单极国际格局使均势理论的核心议题发生转变,即由一种传统上研究均势状态的国际政治理论,转向一种研究制衡行为的外交政策理论。本文旨在考察围绕制衡行为展开的学术讨论,梳理并评析竞争性的理论解释。从既有研究侧重的角度来看,有关制衡行为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制衡行为生成,权力制衡论、威胁制衡论和利益制衡论分别为三种代表性理论;其二是研究制衡行为缺位,分别有权力差距、集体行动、国内政治、规范和认同论等解释。总体看来,对于这一普遍现象,大多数研究路径给出了特定性解释。尽管对特定案例的解释有助于理解普遍现象,但是,只有找到具有普遍性的变量和因果关系,才能发展出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95.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强烈地暗示我们,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其他亚洲国家为维持稳定的均势一定会动员自身资源并寻求相互间更紧密的合作。虽然已有证据显示,过去20年里这种制衡机制已在发挥作用,但直到最近这  相似文献   
96.
《党政论坛》2010,(22):49-49
中国迅速崛起,对某些周边国家来说,他们一时无法适应,表示担心,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中国常说,维持良好的周边关系,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创造良好条件。但遗憾的是,某些周边国家对中国迅速崛起,总希图引入域外势力造成“均势”局面。这种氛围、趋势,既对亚洲稳定不利,也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某些变数。  相似文献   
97.
均势战略及其理论研究在当代国际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均势"这一国际关系术语中的重要名词,是人们借以描述国际社会的特定状态与运行规律,被众多国际关系学者看作是国际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必然归宿。均势与霸权、和平的相互关系中,中国基于均势现实如何作出战略选择等,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本文主要探讨了均势的生成机理、功能效用及其与霸权的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均势的生成既源于人性本恶,各国有意而为之,也离不开国际体系对国家行为的制约,各国不得已而为之。其次,均势是实施国维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他国家亦并非是消极的被制衡对象,主要成员国可发挥均衡作用;在特定情况下,均势可维护小国的独立与安全。第三,冷战后均势与霸权更加紧密结合,不再截然对立,霸权国运用霸权均势,以均势手段来为霸权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99.
刘怡 《南风窗》2011,(23):96-96
1833年,伟大的兰克在《论列强》中第一次提出"均势"概念的界定。他指出,存在"一位庇佑欧洲免遭任何单独或暴力势力支配的守护神","它总能以一方的抵抗回应另—方面的压力";在使欧洲权力版图经历一次次新陈代谢的同时,均势亦令欧洲本身成为多样化的统一体,支配着世界范围内的权力消长。兰克还预见,普鲁士和俄国趋于强大的前景将进一步完善欧洲均势,普奥两国之间则需要建立一种"联盟体制"——统一的德意志。普鲁士的强国身位,最终由1870年的对法战争和次年的南北德意志统一得到奠  相似文献   
100.
娄伟 《东北亚论坛》2011,20(4):37-43
经过60余年的物质性和社会性成长,中国的国家实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中国实力的增长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使中美之间出现了权力转移现象。由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对现存国际秩序持基本满意的态度,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未必引起冲突与战争,权力能否和平转移取决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判断。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并不意味着中崛美落,而是中美和其他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一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