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318篇
中国共产党   1027篇
中国政治   1796篇
政治理论   403篇
综合类   55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采用1999年到2009年的全国283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分别采用多元回归以及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实证分析了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相关关系,说明耕地面积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城市化初期要注重耕地保护,合理规划城市土地,使城市化更好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高度城市化阶段,要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持耕地总量平衡。  相似文献   
112.
刘培林 《理论学刊》2012,(12):54-57
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进入城市为主的时代。未来全球城市化步伐将呈现"南快北稳"的格局。大都市虽然举足轻重,但现有技术和产业条件下,发达国家一些大都市地区的扩展似乎触到了上限;而发展中国家将出现一批新的大都市群。全球化深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带动各国城市发展格局发生深刻、丰富而不对称的变化。城市竞争力日益取决于各种主体合作状况,以及在城市网络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全球政治觉醒呼唤着包容性城市发展政策。在这些趋势下,城镇规划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等都在发生着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13.
正年关将至,不少居民开始熏腊肉,因而各地都有许多因为熏腊肉使邻里不快的新闻发生。广西柳州一对老夫妇就因此和前来协调的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扭打了起来。如同杀年猪一样,熏制腊肉在民间也是年味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人搬进了小区,由相对独立而分散的生活变成相对聚居的生活,小区内的绿地不再像自家老屋门前的空地一样是私域,而是公共场所,为小区居民所共有。也要看到,一些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一些旧  相似文献   
114.
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深度融合,是加快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实现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5.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2012年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文章,题目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李克强指出:在城乡之间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现象又在显现,后者既包括城镇居民与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之间在生产生活条件上形成的差异,也包括城镇历史遗留的棚户区困难群众与大多数市民之间在居住条件上的差异。推动解决这种"双二元结构"问题,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减少社会矛盾,释放出城镇化带来的需求潜力。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双二元"结构问题,是当下需要予以高度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6.
统筹城乡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大优势和特色,是"八八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浙江新型城市化,必须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彰显这一特色,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增强城市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增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辐射能力,增强城市宜居宜业的承载能力,着力构建以城带乡、以  相似文献   
117.
刘志 《前线》2013,(2):59-6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正处于质量与速度并重发展的新阶段,须将加强城市化管理和人口服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北京作为一个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人VI高度聚集膨胀、日益被“城市病”困扰的首都城市,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8.
陈斌 《南风窗》2012,(24):16-16
张天潘先生在《乡土社会秩序与文明变迁简史》中提到,随着解放后一次接一次的社会改造,乡土原有的社会秩序全面瓦解,"农民的终结"在事实上实现,与此同时,乡土文明日渐式微,仅存在城市的"怀乡"消费中。在笔者看来,乡土社会秩序的存在,不仅仅在于它是乡土文明依附的所在,而在于它是经过漫长历史所积淀的人伦关系(进而也是整个政治秩序的基础)。而这种  相似文献   
11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相似文献   
120.
《公安研究》2013,(2):91-91
周凯、张慧娟在《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破坏、灭失等威胁,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议题和使命。从传播学的视野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际间进行的是理念的交流和传播,而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目前,与具有先进保护经验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保护理念和措施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法治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遏制违背保护原则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