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39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101篇
工人农民   318篇
世界政治   6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8篇
法律   11662篇
中国共产党   4435篇
中国政治   10700篇
政治理论   1964篇
综合类   605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926篇
  2014年   2379篇
  2013年   2578篇
  2012年   2892篇
  2011年   3038篇
  2010年   2677篇
  2009年   2869篇
  2008年   3107篇
  2007年   2204篇
  2006年   2214篇
  2005年   1814篇
  2004年   1402篇
  2003年   1245篇
  2002年   1224篇
  2001年   1099篇
  2000年   990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1997年的刑法典,统一和比较完备性是其主要特点。这是因为从1979年的刑法典到1997年刑法典期间,我国刑法发展的现状对一部新刑法典的要求。新刑法明确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刑法内在的统一和比较完备性;新刑法完善的体系结构体现了刑法形式的统一和比较完备性。  相似文献   
82.
傅强 《律师世界》2002,(10):28-31
我国1999年颁布实施的《合同法》作为一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基点、面向21世纪的法律,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培育和法制建设均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由于传统立法观念、立法体制、立法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合同法》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法律内容的缺失、遗漏,不同法条之间的重复甚至矛盾,文字表述不清等等,这些不足的存在对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和司法人员的合同裁判活动造成了不应有的障碍,也使该法的立法精神与立法指导思想在法律实施中打了折扣,本文拟就该法总则的不足之处作一些探讨,并…  相似文献   
83.
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即涉外合同究竟应受何国法律支配的问题,是确定涉外合同当事人双方具体权利义务的依据。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民事交往的日益频繁,涉外合同纠纷也不断增多,因而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一直颇受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重视。  相似文献   
8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1954年诞生至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它不仅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今国际关系公认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且可以预见今后它还将得到更充分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5.
以人为本正成为社会的主要理念,刑法虽然是最严厉的法律,也应当体现和反映这种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进行人文立法和人道主义司法,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性化法律。  相似文献   
86.
赵玫 《公安教育》2002,(4):3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两条规定是《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依据和立法目的。经过7年多的司法实践,证明当时立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当前的司法实践相去甚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赔偿立法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仅就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刑事…  相似文献   
87.
本文针对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在对法治的研究中,肤浅地把法治等同国家机关以法治国的倾向,从立法的主体、法治的内容、法治的最终目的以及国家机关的监督等方面,论述广大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他们的法律实践活动同国家机关的执法活动一道构成了法治的全部内容。丈中论述了广大人民通过立法和诉讼推动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对目前束缚和阻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8.
李国旗  刘文冬 《求知》2002,(7):13-15
江泽民同志的“5·31”讲话,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89.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0.
立足于我国当下公司法修改的背景,主张以改革的姿态即以几个重要的现代化理念来指引这场变法运动:应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重在监管”之理念、注重正当化程序设计、以国际化的立法思维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