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肖菊 《传承》2007,(5):94-95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上善若水”是老子处世哲学之理想。本文将水之德与处世之道相结合,从“柔弱胜刚强”、“川谷之于江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三个方面分析老子的处世哲学,探讨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做事与作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也是两种不同的职业道德表现。有的干部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务实和高效的敬业精神,在群众中有口皆碑。另一类干部不做事专作势,有人称他们为表演型的人。实际上作势就是作秀,  相似文献   
13.
山涛,魏晋时代人。年轻精壮之时,他与嵇康、向秀、刘伶、阮成、阮籍、王戎等“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常常谈玄说理,清议政事,时称“竹林七贤”。山涛后来仕晋,曾当过吏部尚书,即中央的组织部长,可谓位高权重。史书记载他“甄拔人物、皆一时俊彦”,众皆以“山公启事”(向皇帝启奏推荐人选)为美谈。  相似文献   
14.
以孔孟的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以主张入世为特征,而以老庄的代表的道家思想体系以主张出世为特征,这是两种对立的处世哲学。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倾向的确立与变化,遵循着达则孔孟、穷则老庄的规律,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诗文可以为证。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凌洁 《观察与思考》2009,(23):58-59
艺术展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当你怀着要怎样去靠近它们的疑惑徜佯其中时,你将在同一时刻、同一空间感受另一人或另一群人的生活处世哲学,他们或玩味或景仰或轻松或怪诞。你时而觉得妙趣横生,时而又顿悟发人深省,时而却不敢苟同甚至不屑。没人威逼你必须承认什么?有的只是一种自由的欣赏,  相似文献   
16.
吴勤 《共产党人》2006,(3):24-24
很久以来,人们总把原谅他人错误看成一种美德。受此影响,有的人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该批评的不批评,一再原谅他人的错误行为,以至于犯了大错;还有的人以他人调离原岗位等为由,宽容违纪违法行为,从轻处罚。这种原谅或宽容,给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带来了一  相似文献   
17.
娟子 《文明大观》2003,(10):11-12
尤小刚执导的《孝庄秘史》火爆得一塌糊涂,收视率直线攀高,有人说是剧情的跌宕传奇,有人称赞演员功力,而尤小刚以为是他一贯追求的艺术品质的再现在观众中引起了共鸣。尤小刚称得上是影视圈中的峰头人物,但他对名利却看得很淡,别人的官再大,钱再多,他也不羡慕。为人真诚的尤小刚,却信奉“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宁愿人负我,决不我负人。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民族来说,其人格理想的形成是一个初步萌生、逐步演变、基本定形并进一步发展的无限的动态的进化过程。传统中国社会的人格理想定形于春秋战国之际,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中国文化经历了原始文化和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已有了完备的统治结构和典章制度,为人格理想的定形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黎源 《探索》2002,(6):106-108
庄子是一位伟大的哲人,他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内容,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探讨庄子心灵深处的尖锐矛盾——想“有为”被迫“无为”,有利于揭示庄子虚无主义“无为”处世哲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0.
以孔孟的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以主张入世为特征 ,而以老庄的代表的道家思想体系以主张出世为特征 ,这是两种对立的处世哲学。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倾向的确立与变化 ,遵循着达则孔孟、穷则老庄的规律 ,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诗文可以为证。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