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93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89篇
工人农民   116篇
世界政治   4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4篇
法律   8925篇
中国共产党   2956篇
中国政治   4788篇
政治理论   1424篇
综合类   318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1802篇
  2013年   1464篇
  2012年   1761篇
  2011年   1852篇
  2010年   1644篇
  2009年   1603篇
  2008年   1744篇
  2007年   1240篇
  2006年   1225篇
  2005年   997篇
  2004年   1094篇
  2003年   980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546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康健  赵勤 《中国律师》2003,(1):33-34
笔者在执业过程中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例:A有一方古砚,应B之请借其赏玩,由于B本身也是书法爱好者,A允许B在妥为保护古砚的情况下使用,该砚长期由B占有。在此期间,B一直将该古砚放在自己的书房,B的访客因而认为该砚台是B的,B亦未向任何人说明其与A的关系。某日,B之子告知B自己身负巨额债务。为帮其子还债,B将自己收藏的古董出卖一空,但仍未能将钱凑足。为偿债,B将A委托其保管的古砚卖给C,C对AB之间的委托并不知情。A发现此事后向C追讨未果,因此提起诉讼。本案事实清楚,双方对此亦无异议,但问题产生在适用法律方面:现…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185.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将《违法行为矫治法》列为今年计划审议的立法项目,并可望在近期提交审议。从此,《违法行为矫治法》将取代有关劳动教养的法律法规,这是我国治理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良好秩序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走上法制化的根本保障。劳动教养走向违法行为矫治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我们期待着这部法律尽快出台。由于对即将审议的《违法行为矫治法》的内容缺乏了解,对该法的重要作用及历史意义认识不深,仅谈一点粗浅认识,发表一孔之见。一、劳动教养面临困境,步履维艰早在195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作出《关于…  相似文献   
186.
李智 《小康》2005,(8):45-46
企业融资,在大多数国家似乎都不太可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在制度与法律的保证下,这一市场行为极为普遍。而中国却并非如此,只要是企业与资本有关联,无论是大是小,九成都会化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究其原因,银行的“嫌贫爱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好像天生就有不忠于银行的“基因”。尤其是在双方产生巨大的利益纠葛后,更容易使一部分国人和媒体的窥私心理产生冲动。2005年6、7月间,在国内财经界要闻频出之际,一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试点中小企业信贷”的消息似乎并没有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银行界高层在各地频繁亮相…  相似文献   
187.
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者的行为心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管理者依据科学的方法调整自己的管理理念、偏好心理和利益心理,充分地利用好组织的人力资源,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以同心同德作为组织文化的动力原点,才能顺利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由此,需要科学地加强对组织管理者行为心理的研究,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8.
袁力 《公安学刊》2002,(4):57-60
原因自由行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个重要刑法理论。它一般指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 ,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的刑法学对此尚未涉及 ,但现实中是存在的。文章对原因自由行为的主体范围、犯罪类型及罪过形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论证了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9.
试析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及规制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法是经济法的核心,有“经济宪法”之称。但直到目前,我国仍无一部反垄断法。本文试根据垄断的含义、特征、正负用及其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规制对象应是经济垄断中的垄断行为而不包括垄断结构,更不包括中国所特有的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90.
中国古代直诉中的自残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古代直诉中的自残行为有髡发、耳、面、钉手等多种表现。直诉者进行自残一则表明自己将诉讼进行到底的决心 ,这是当时直诉制度的种种弊端使然 ;二则表达自己主动受罚的诚意 ,这是受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直诉中的自残现象主要集中于汉至唐、宋时期 ,由于统治者的长期严厉禁止 ,到明、清时 ,其行为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