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9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听觉P300电位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法医学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正常人和脑损伤患者,分别在主动(踩踏板)与被动任务状态下进行听觉P300测试。结果正常人主动任务状态P300电位中的N2、P3波波幅较被动状态高,潜伏期无明显延长,N1、P2波幅Cz点高于Pz点。脑损伤组被动任务状态下N2、P3波波幅较正常人被动状态下高.且潜伏期延长。脑损伤组主动任务状态P300电位中的N2、P3波波幅较被动状态高,且潜伏期延长。注意障碍患者P3波潜伏期改变最明显。结论任务类型主要影响N2、P3波幅。被动反应中的N2、P3潜伏期可作为评价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2.
1案例 某男,34岁。因“头部外伤1h”入院.自诉头痛、头晕,对受伤过程不能回忆。查体:神清语利.右额颞部肿胀,右额及枕部头皮裂伤,颜面部青紫、肿胀,无明显的定位体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行CT检查示右侧颞枕叶脑挫裂伤,枕叶内血肿形成:右侧额部硬膜下少量积液.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图1)。给予止血、降颅压和抗感染等治疗.7d后出院。外伤后1月余,复查CT发现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增宽、增多,右侧额部硬膜下少量积液吸收消失,右侧枕叶内血肿完全吸收。入院行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53.
Caspase3和iNOS在人挫伤脑组织中的时序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为法医实践中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因颅脑损伤死亡案例为损伤组,5例非颅脑损伤急死的案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于死亡后2h、4~8h、10~14h、1~2d、3~5d及8~11d检测脑组织标本中caspase3和iNOS的变化规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1)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在伤后2h以内组开始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d组表达强度增高,3~5d组仍见高表达(P〈0.05),以后逐渐下降。(2)iNOS阳性细胞表达在2h以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4~8h开始升高(P〈0.05),1~2d组表达强度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伤后8~11d仍有弱表达(P〈0.05)。结论caspase3和iNOS的表达可能成为实际检案中脑损伤时间推断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4.
bFGF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多功能肽类生长因子,具有神经营养及促创伤修复功能.脑损伤可诱导bFGF及其特异性受体的表达,表明bFGF参与了CNS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存活与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同时其表达的时序性改变可作为一种客观指标用于法医学脑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55.
杨明  张伟  王丹  吴松  李健全 《刑事技术》2015,(3):240-241
迟发型外伤性脑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CT检查未发现异常但再次检查时发现脑内血肿,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发现新血肿。本文介绍了一起迟发型外伤性脑出血的特殊案例,并就发病的机制及相关法医学鉴定进行探讨。某男与他人纠纷时头枕部被撞,头痛呈进行性加重征象,但头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 d后驾车途中突然昏迷,迅速死亡。尸体解剖检见颅内大量血肿形成,病理镜下证实为新鲜出血,排除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病。因迟发型脑内血肿多发于伤后24 h内,本案例外伤后3 d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属迟发型外伤性脑出血的特殊罕见情况。  相似文献   
56.
鼓膜视频成像系统的研制及其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0年前,额镜的发明使医生对耳鼓膜的形态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此后百余年,检查设备再没有突破性进展。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耳内窥镜的应用,医生才得以更直观、更清晰地检查耳鼓膜的形态学改变。为了客观记录这些形态学变化,将照相机与耳内窥镜连接,虽然也可获得鼓膜像,但由于连接操作时角度会变化,调整不方便,冲印放大环节复杂等这些人为技术原因干扰,难免出现清晰度欠佳,也不易立刻获得照片,所以并没有被临床真正接受。我们研制组装的耳鼓膜视频成像系统,经三年多临床应用,不仅操作容易、图像显示清晰、而且即刻成像。…  相似文献   
57.
脑外伤后最常见的继发性病变之一就是出血,另一继发性病变为梗塞,出血与梗塞好发部位与脑挫裂伤好发部位一致,基底节区则少见.本文介绍两例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l案例案例肝某男、41岁、农民,既往健康,某日被一农用三轮机动车撞伤,伤后昏迷,送医院抢救.查体BP16/12kP4P120次lmin.右额部有3.ocm创口,右大腿骨折,左侧肢体偏瘫,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次日头颅CT扫描见右侧基底节区有17minx!omm出血区,法医检查,BP16/llkP4P90次/min,左侧肢体偏瘫,并可引出病理反射,复查头颅CT见右侧基底节区大片低密度影.案…  相似文献   
58.
23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头部外伤的鉴定中 ,由于缺少对头颅外伤后引起硬膜下积液的认识 ,同时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未做明确规定 ,因而在分析伤情程度时 ,鉴定人员难免意见分歧 ,鉴定结论很难统一。本文对2 3例急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有关法医学伤情程度评定问题 ,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9.
外伤性鼻旁窦单纯性骨折法医学损伤程度评定为轻伤,如果并发脑脊液鼻漏长期不愈则评定为重伤。临床CT诊断中,鼻旁窦骨折并发脑脊液鼻漏与鼻旁窦骨折并发窦腔积血及窦腔炎性积液极易混淆。因此,正确诊断鼻旁窦骨折并发脑脊液鼻漏具有法医学意义[1]。作者对13例临床确诊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CT检查进行法医学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临床确诊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24.3岁。车祸伤11例,拳击伤2例。全部病例均在受伤后5h内进行CT检查,其中11例诊断为鼻旁窦骨折并发窦腔积血,2例诊断为鼻旁窦骨折…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主动脉破裂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983—2003年3月所做30例外伤性主动脉破裂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以男性青壮年为主(66%),1983-1993年以高坠为主,1994—2003年以车祸为主,损伤发生部位以主动脉弓部及起始部为常见,且绝大多伤者在30min内死亡。结论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发生,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