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冷凇 《小康》2004,(11):70-71
无论是美国还是其它国家,在现代文 明的都市社会里,犯罪和破案都是人们关 注的话题。因此,警察--这个国家暴力 机关的执法者的使命似乎也永无终止之 日。虽然犯罪和破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 占得很小,警察和罪犯也并不是社会公民 成员的主体,他们的分量也许无法与衣食  相似文献   
32.
人的本质力量外化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内涵。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指人为求得生存和谋取发展将自己的本质属性、内在需要、能力创造等主体性元素能动地、客体化地施加于自然界和社会,以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人类要想在自然界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和进步,都必须外化自身的本质力量。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成为可能的现实途径,人在实践过程中外化自己的本质力量会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只有在保持人类与自然界、个体与社会之和谐的前提下,才能使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得到合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功用在于外化为个体自觉行动。作为自觉行动的"外化于行"首先应表现为一种固定化的习性,而非"权宜之计"的随机行为;其次应作为"价值审美"的行动表现,既欣赏价值遵循的行为,又厌恶违背价值准则的行为;最后应受公共理性的指导,基于公共利益遵循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真正实现可能会遭遇实用理性、差序格局与价值信任危机的困境。从哲学视角分析,这些困境的解决依赖于以实践理性提升实用理性;以"普遍主义"克服"差序格局"的"特殊主义";价值信任的重构三管齐下,方能有效。  相似文献   
34.
皮亚杰的外化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基本一致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互补 ,而皮亚杰的内化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思维形式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观点是相悖的。不过从总体上看 ,皮亚杰的建构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许多方面是可以相容的  相似文献   
35.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为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两个方面,必须经历从知识到品质,再由品质到实践的两次转化过程,也即转识成质与转质成行的过程。转识成质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知识体系,依靠大学生自身主动性的发挥来实现转化的一个质变和内化于心的潜在过程。转质成行是一个固化于制和外化于行的综合过程,思想品质要成为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利器,需要固化机制的支持并外化为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这两次转化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36.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加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7.
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学先进、见行动",就是要把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内化于心,锐意进取、公道正派的敬业精神外化于形,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和诚实可信的个人形象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要树立责任意识。把围绕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在强调经济条件对阶级划分的决定作用时,并没有否定其他因素在阶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劳动、私有制、异化劳动几个方面试图说明这些因素对阶级产生发展的作用。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全面异化,资本主义社会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否定环节,其摆脱不了必然被超越和扬弃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9.
珠三角近年多发的集体停工事件,标志着"法外权益诉求难以满足"成为劳资矛盾的症结,劳动关系进入主要基于权益"法外化"的集体化转型阶段。劳动关系的转型态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劳动者诉求与维权、争议标的与争议形式等方面。转型阶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重点加强法外权益集体劳动关系立法,建立完善争议处理制度;准确界定劳资矛盾性质类型,依法妥善处理集体争议和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40.
《党课》2014,(6):6-7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