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85篇
中国共产党   139篇
中国政治   289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胡凯 《德国研究》2013,(3):113-122
发生于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的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袭击是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有组织迫害与屠杀的开始。纳粹党在这场被称为“水晶之夜”的暴力行动中对犹太人肆无忌惮的攻击招致世界舆论的谴责。中国新闻界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报道。本文以中国主要媒体对“水晶之夜”及其后纳粹反犹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媒体对纳粹反犹问题的态度变化入手,分析其与中德关系的起伏以及当时中国抗战大局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2.
《学习导报》2012,(23):F0004-F0004
2012年10月26日,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和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举办湖南农机产业园奠基典礼暨首批入园企业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23.
价格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由于哄抬价格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中国现行法律制裁措施对它遏制效果不显,且它又具备着当罚性,故该文认为哄抬价格行为存在入罪依据,完全应当予以入罪化处理。为此,该文比照现行刑法非法经营罪的法条设置就哄抬价格行为入罪化的具体模式展开设计,根据拟设的法条剖析了哄抬价格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并对其具体司法认定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2004年“人权入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时隔8年,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再次明确“人权入法”,将“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使“人权入宪”得以深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25.
本文案例启示:醉驾犯罪的构罪要件明确具体,符合醉驾标准即构成犯罪。但司法实践中醉驾形式各异,危害性程度大小不一,醉驾一律入罪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本质属性相悖,对某些特殊情境下的醉驾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认为是犯罪。《刑法修正案(八)》关于醉驾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正式实施后,对遏制酒后驾车和危险驾驶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明显  相似文献   
26.
《人大研究》2013,(1):49-49
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省投巨资重点建设的一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是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支流大通河水跨流域引入兰州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供水工程。  相似文献   
27.
心理追凶     
李滢 《检察风云》2014,(11):40-41
囚徒困境两名嫌犯作案后被警察抓获,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坐实两人的罪名。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犯,并将两人关在不同的屋子里进行审讯。审讯中,警方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若一人认罪并指证对方,而另一人抗拒认罪,认罪者将获释,抗拒者将判刑10年。若二人都抗拒认罪,则二人同样判刑一年。若二人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刑八年。于是,两名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抗拒。  相似文献   
28.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和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公害事件出现,公民环境权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吕忠梅教授将环境权定义为: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资源的权利。  相似文献   
29.
叶檀 《法人》2014,(3):16-16
2月8日,光大证券原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一纸诉状将中国证监会告上法庭。其诉讼请求是:撤销证监会对其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  相似文献   
30.
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冒名顶替入刑”,从“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入刑”到“高空抛物入刑”,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到“现实版药神案”……随着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上述社会热点话题得到明确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