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张高峰是1943年7月到黄泛区采访的,此时距黄河决口已经过去了五年,但沿途仍见难民络绎不绝,扶老携幼,饥困欲倒,有的推着独轮车,搬运他们唯一的“财产”——吃饭用的锅碗。走不动的老弱妇孺,就以河堤为家,搭起草棚住下,他们希望水退了,早一点回到自己的家。张高峰写道:  相似文献   
122.
<大公报>是近代中国最为出色的报纸之一,它的成功与其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发言、议论始终以民族大义、人民利益为重的民生观有很大关系.<大公报>无论是在报纸的版面布局、报道风格、报道方式还是报道的角度方面无不彰显着民生观的办报风格,其"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3.
《公民与法治》2013,(20):49-49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钱钟书与杨绛在英国留学,生活很清苦,有时竞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但有一天,杨绛忽然收到了一笔钱,原来,作家萧乾接管上海的《大公报·文艺》栏目后,知道钱钟书和杨绛经济不宽裕,就把杨绛的稿费兑换成外汇。  相似文献   
124.
老兵 《世纪桥》2009,(12):55-57
绑来了个大富翁 1927年9月,秋高气爽。在广东开往上海的鸿远号客轮头等船舱里,一位头戴礼帽、身穿长衫、一口粤腔的中年男子一直低着头在翻看香港的《大公报》,他身旁站着一位20来岁西装革履的青年侍从,除偶尔往中年男子的茶杯里添点水外,一直不苟言笑地站在他的身后。  相似文献   
125.
袁小伦 《党史纵览》2002,(12):38-39
1949年在中共指导和协调下,聚集在香港的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央委员、立法委员、监督委员和其他人士开展了一个广泛的脱离蒋介石政权的运动,史称香港起义。在这一运动中,香港《华商报》、《文汇报》、《大公报》等进步报刊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张刃 《海内与海外》2012,(12):20-23
1943年前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地处中原的河南不仅是抗日前线,而且遭受"水、旱、蝗、汤"四灾之害。前者是天灾,而后者却是人祸,指的就是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号称"中原王"的汤恩伯。1942年秋,张高峰从抗战中西迁乐山的武汉大学毕业,被重庆大公报派往中原任战地记者。从1942年冬到1944年夏,  相似文献   
127.
武汉抗战时期,《大公报》社坚定地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号召民众踊跃捐输,组织征募并积极参加捐献,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各种募捐运动的开展。《大公报》社在募捐活动的种种表现,彰显了其作为一个重要传媒在国难时期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定的爱国立场以及强大的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28.
吴晓帆 《世纪风采》2006,(11):34-36
王芸生,天津人,系无党派爱国人士,蜚声海内外的报业巨子和中日关系研究专家。1929年,他应主编张季鸾之邀进入《大公报》,成为《大公报》的一支笔,以后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大公报》,在风云变幻的现代中国,奠定了《大公报》不可动摇的文化史地位,也成就了一代优秀报人的人格风范。但他的个人命运,却因此起伏跌宕,波折不断。  相似文献   
129.
我常把读书的乐趣融于人的历史。在所谓人的历史中,读传是条捷径——传记"浓缩人生精华"。你甚至只需几个小时,就能把一个人看进了坟墓。我对于胡适的追寻,大概是从唐德刚的《胡适杂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0.
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于1926年复刊的<大公报>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成为中国的舆论重阵.自称"不党不卖不和不盲"的<大公报>,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来往碰撞频繁.客观地说,张季鸾主笔时期的<大公报>与蒋介石及其政府的关系大体上还是融洽的,蒋介石以"国士"之礼待张季鸾,张季鸾也奉蒋介石为国家中心.因此,张季鸾辞世前,留"临终遗嘱"给接班人王芸生:只要不碰蒋先生,任何人都可以骂.张季鸾去世后,王芸生继任总编辑兼社评委员会主任.可王芸生后来却背了"祖训",抗战期间,王芸生主笔的<大公报>四次与国民党蒋介石发生摩擦,被称为"碰"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