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3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340篇
中国政治   450篇
政治理论   135篇
综合类   18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10,(12):28-28
如何比较客观地评估中美关系 中国和世界其它新兴大国的崛起,已经导致了世界权力格局的新变化。在这个权力新格局中,美国继续是“老大”,但已经不能独自主宰国际事务,而中国本身则越来越重要。对这个权力新格局,中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有助于确立处理中美关系的新原则和新政策,避免往悲观论或者乐观论方向滑行。  相似文献   
142.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原本就比较大,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不景气则导致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中国就业问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  相似文献   
143.
《工会博览》2013,(30):14-14
未富先老的人口大国 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一些发达国家高速发展时期的水平(比如日本、韩国),而生育率又低于那些国家当时的水平,所以中国需要延续经济奇迹,以面对着未富先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4.
楚丰翼 《传承》2010,(33):108-109
吉尔吉斯是中亚五国中唯一发生过"颜色革命"的国家。巴基耶夫早前经由美国扶持上台,此次政权更迭被看作是吉国政坛的又一轮回。通过从国内因素即经济持续低迷、国内政治派系斗争、民族矛盾尖锐和国际因素即俄罗斯的传统"战略后院"、美国中亚战略的一枚棋子、中国西部边境安全的重要保障者这两个维度、六个层面来透视吉政局更迭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探讨吉新政府维持国内稳定的三大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45.
《理论与当代》2008,(9):50-50
张进在7月11日的《工人日报》上撰文指出:国际粮价持续上涨,是当前世界一大热点问题。粮价飙升可能引发局部或全球性粮食危机,导致部分地区政治动荡。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专门针对粮食危机召开联合会议,刚刚结束的八国峰会也把粮食危机作为重点议题之一。国际粮价为何而涨?一些发达国家把矛头对准发展中大国,  相似文献   
146.
恩格斯曾经说,“历史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有许多特殊的条件,才成为它所成的那样。于是就有无数点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那就是历史。”东北亚这一当今世界上地缘政治因素和大国战略交互作用最集中的地区,很典型地证明了恩格斯的这句话。  相似文献   
147.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中国许多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48.
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效应及其对世界经济冲击波的延续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会议")上西方集团对发展中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强硬姿态,正促使当前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一变化.中国必须要明确"责任大国"的定位以摆脱西方的束缚,并通过维护和增强自己的国际话语权成为"责任大国"以应对世界格局的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49.
在全球气候治理这样一个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问题中谈形象塑造,与中国能否在国际社会中获得大国形象有着必然联系。中国应在气候治理事务中努力塑造承担责任、客观公正、积极推动和扶助贫弱的形象。而这其中,中国将会面对来自结构、行动和话语三方面的困难。为克服困难,在相关问题领域塑造良好形象,中国应采取行动与话语相结合等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0.
德国统一后,极右翼势力重新抬头,先后掀起了两轮仇外排外浪潮,而且暴力倾向越来越强。极右排外暴力案件从1990年的174起上升到2000年的998起,有近100人惨死在极右暴徒手中。鉴于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统一的德国试图成为政治大国的情况下,极右翼势力的抬头尤令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