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24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215篇
工人农民   304篇
世界政治   6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9篇
法律   8151篇
中国共产党   7704篇
中国政治   9638篇
政治理论   1784篇
综合类   4307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786篇
  2022年   718篇
  2021年   840篇
  2020年   923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857篇
  2014年   2441篇
  2013年   2834篇
  2012年   3446篇
  2011年   3120篇
  2010年   2867篇
  2009年   1747篇
  2008年   2548篇
  2007年   1385篇
  2006年   1018篇
  2005年   935篇
  2004年   780篇
  2003年   1061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922篇
  2000年   100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手机这种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笔者近来办理了四件手机短信证据保全公证,这四件公证的基本情况分别是:(一)韩某在与妻子谈及离婚财产分割事宜期间,其妻在发给他的手机短信中言明:某财产系在婚前由韩某父母赠与的.韩某申办公证的目的是证明其婚前财产已经其妻承认:(二)李某系某法院的法官,其经办的一起案件当事人在败诉后,通过手机短信对其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和恐吓,为取得证据后阻止其行为,申办公证:(三)洪某家庭的“第三者”向其发手机短信,称其丈夫对该“第三者”的情感才是最深的,洪某为证明其丈夫的婚外恋行为,申办公证;(四)在离婚诉讼期间,王某发现其丈夫的手机中有其与第二三人进行情爱交流的短信,便隐瞒其丈夫,将其手机带至我处申办保全证据公证,以证明其丈夫的过错行为。  相似文献   
82.
侨联作为党领导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光荣的使命。一、“桥梁纽带”作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爱国爱乡,团结奋斗,报效祖国,他们…  相似文献   
83.
我国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 ,是指检察机关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 ,将公诉案件证据移送法院审查的制度。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范围的大小 ,关系到法官是否“先入为主” ,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能否真正落实 ,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法官“先入为主” ,保障诉讼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缩小了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的范围 ,将原来的全案证据移送改为主要证据移送。但是 ,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 ,我国新刑诉法所确立的主要证据移送制度还存在程序不公的现象 ,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国外公诉案件证…  相似文献   
84.
85.
张斌 《政法学刊》2002,19(6):29-32
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是证据方法的合理化要素和客观基础,客观化立场是证据方法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在中国现阶段,应首先解决证据方法与证据标准的关系以及证据方法与公正程序相契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据立法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证据法学也成为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一时之间,关于证据法学的理论专著及相关教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术观点各擅胜场。在诸多争议焦点中有两个问题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诉讼证明的理论基础,一个是证明责任的概念范畴。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两个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教于师长同仁。  相似文献   
87.
《前进》2002,(3):48-48
几千年的封建历史、自然经济和数十年计划经济的影响,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至今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中仍存在着较浓厚的封建思想、小农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观念。1、诸侯争霸、军阀割据的封建思想残余,是一些地方进行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抬头的历史渊源。这与WTO市  相似文献   
88.
《中国司法》2005,(3):112-112
在办理“保全证据”的文书送达公证时,公证员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查无异议,但对审查的内容产生了分歧,有部分同志认为不但要审查申请人所送文书的“真实、合法”,还要审查所送文件中涉及的内容是否成立,并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申请所送文书中涉及到的相关证据材料,如:我处办理的“债权转移通知”和“债权转移协议”两份文书的送达,不但要审查两份文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还要申请人举证证明债权是否真实、合法和债权是否成立。这种认识对吗?  相似文献   
89.
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关键性和深层次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真正在我国得以确立并切实发挥作用。参照外国关于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立法规定,我国应遵循利益均衡、诉讼便利和适当发挥法官职权原则,以构建我国的非法证据证明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90.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正确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促进个体、私营企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