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125篇
中国共产党   112篇
中国政治   335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36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必须外律;“法网恢恢,疏而有漏”,因此必须内律。这就需要外部监督对握有公权的人进行制约,又需要精神境界让握有公权的人内在自律。文章从人本分析的角度思索拒腐防变、提高执政水平的人性因素;从循序递进观的角度思考公权人员提高执政水平的人格境界层次,进而思考公权的制约即反腐倡廉的双管齐下:既探讨权力制约,强调依法执政,同时又认识公权人员道德境界的提高。  相似文献   
22.
柏桦  葛荃 《政治与法律》2005,(4):149-155
中国古代在法律中规定公罪和私罪,是以维护正常吏治为目的的。吏治如何,关系到王朝的兴衰。明代的统治者在吸取前代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增加了公罪与私罪的律条,而在一些诰、令、例等条文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由于条文的复杂繁多,彼此之间还有相互矛盾之处,更由于公罪与私罪的界限不清,使公罪与私罪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有了千变万化的状态。公事犯罪虽有检举之条,但遇有重大事故,连坐总是难免的;私事犯罪则不然,私罪是个人之事,不会牵连到其他人。正因为公罪与私罪的差别,许多案件本应该定性为公罪,却被定性为私罪,使本来还有公正可言的公罪与私罪的法律变得不公正,不但失去其应有的效能,而且还给官吏“黜陟用舍”的弄权带来了莫大方便,败坏了社会和官场风气。  相似文献   
23.
学报编辑及其编辑部依法享有自己的著作权。学报编辑以作者身份从事创作,对自己的作品理所当然地享有著作权;在对作者稿件进行了大幅度编辑加工,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也能形成编辑个人的著作权。学报编辑部汇编有关作品而出版,应当享有学报的整体著作权及专有使用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24.
25.
有关著作权权利冲突的问题是民事生活中比较多见的。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法律工作者对涉及著作权的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应该注意到著作权与普通民事权利的区别,分析不同类型的著作权权利冲突,然后结合司法实践总结出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6.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及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信息传播以其不受时空限制、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越采越多使用者的青睐,也使越来越多的作品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从而极大地满足了众多用户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的需求,但这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相关权利人的经济利益,进而引发一些新的法律纠纷的出现。因此,如何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更加切实、充分、有效地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同时兼顾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成为相关部门普遍关注和思考的话题。伴随着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发展,涉及网络著作权的立法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之中,尤其是2006年5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更使我国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7.
张晔 《科技与法律》2007,(6):113-115,112
“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一直是信息化时代来临之后,自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产生以来倍受关注的焦点。早在2002年,就有北京大学学者陈兴良诉国内某“数字图书馆”运营上的案件。在国外,曾经引出巨大争议的美国谷歌(google)公司雄心勃勃的“图书馆”计划,也因为各方巨大的争议于2006年初搁浅。这些案件和事例聚焦的是文字作品数字化之后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有效行使和收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美国对创意的法律保护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太平 《知识产权》2006,16(2):34-40
创意在今天某些产业尤其是娱乐业、广告策划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创意的这种重要性提出了保护的需求。美国法院已经探索用财产权方法、准合同或不当得利方法、合同方法、信任(秘密)关系方法、反不正当竞争方法和著作权方法来保护创意人的创意,这对我国的理论研究者、立法者和创意人均是一种有用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对电子期刊著作权进行了认定和分析,并对其著作权的归属及与印刷型期刊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探讨,提出了使用法定许可制度来解决电子期刊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30.
由于软件著作权本身的专业性,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的笼统、原则或者缺失,且鲜有成熟的案例可资借鉴,理论研究也相当薄弱,因此,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不免面对着诸多难点。近年来,安徽省法院审理了一批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实体方面,采取“创作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