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2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7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历史上看,比较法方法为司法裁判所适用,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现代各国法律体系的确立,借鉴外国法的状况在不同国家出现了差异,但多数国家并没有完全否定参考外国法。一、比较法可帮助法官解释案件中的事实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2.
正第一,应当发挥公证制度在民事诉讼领域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各级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全国法院结案总量已从2007年的885.1万件增加到2011年的1147.9万件,而全国法官的总数仅从18.9万人增加至19.5万人。某些基层法庭法官的年结案数甚至达到700至800余件,平均每天结案两件,远超人均办案数的极限值。那么,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呢?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国作为一个沿袭大陆法系法律  相似文献   
33.
违法性认识一直是刑法里面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罗马法中的格言"不知法律不免责"就是这个问题的溯源,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同法系对于解决违法性认识的做法也是有区别的.所以,本文通过两大法系对违法性认识的不同处理的论述,来阐明笔者对于违法性认识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34.
证人特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作证资格的人因其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拒绝向司法机关作证的权利。这一制度在英、美、法、德、意、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普遍盛行。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设立证人特权制度。现行《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1款、第2款分别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相似文献   
35.
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法上较为新型的一种实现行政目的的法律方式之一。法、德、日等大陆法系各国有着相当丰富的关于行政合同的理论,但各国在行政合同的概念与种类、行政合同的缔结,行政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行政合同的履行、解除与救济方面的理解与做法却各有不同。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将为我国行政合同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
高格 《中外法学》1985,(4):52-57
<正> 西方刑法中的罪过学说就是资产阶级的罪过学说,这种学说是其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资产阶级刑法学者认为,罪过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没有罪过就不能负刑事责任。西方各国刑法中的罪过学说其基本观点与内容是相同的,但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与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学的论述又有不同特点。一般认为,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关于罪过的论述比较  相似文献   
37.
英美法系国家对于证明妨碍之立法与大陆法系国家与地区之态度有所不同。关于证明妨碍的立法见于其立法和判例汇编中。如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37条规定,当事人未提出他方当事人所请求出示证据,任何当事人均可以申请强制出示和适当的制裁。美国证明妨碍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于证明妨碍破坏了当事人双方在诉讼中公平对抗、接近胜诉机会之平等,故法官得在此情况下对证明妨碍者施以一定之不利益,使双方当事人重新回到未被妨碍的公平状态,  相似文献   
38.
《人民政坛》2009,(2):42-43
刘诚在《发展研究》2008年第11期载文《公共利益问题探析》。宪法和物权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和其他不动产。基于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本应在法律上做明确界定,然而究竟何为公共利益?很难做出确切的回答,因此多数国家的法律对此未予以定义。问题是立法者是否可以在制定一项征收法律时,仅仅概括地规定“公共利益的需要”作为授权征收的基础?作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典型代表的美国和德国司法界均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39.
现代意义的缔约过失理论的研究是从德国法学家耶林开始的,但公元前罗马法中就有对缔约过失理论的自发的、无意识的阐述。1861年耶林对缔约过失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周密的论述,创立了完整的缔约过失理论,并对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都明确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40.
李康 《法制与经济》2009,(24):25-26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判例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以案说法,通过本案从学理和实践方面分析在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探讨建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