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罗光宇 《传承》2012,(7):15-15
假烟假酒、财务造假、坑蒙拐骗、“地沟油”和“染色馒头”等各类诚信缺失现象的背后,无不闪现着民营企业的身影。推进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当前的切入点应是加强制度建设。当然,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的失信问题,有赖于全社会的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82.
《法律与生活》2014,(14):7-7
正近期,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工作。作为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纲要》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重点领域,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社会信用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83.
最近,国家审计署公布的“18省市收费公路建设运营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显示,辽宁、湖北等16个省(市)在100条(段)公路上违规设置收费站158个,至2005年底违规收取通行费149亿元。审计署这份报告里.特别提到了武汉市机场高速公路2002年至2005年多收通行费1亿元。武黄高速公路经营权转让时,由于少数地方领导利用职权违规插手,一名外商牟利14.5亿元。这说明我省公路收费还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4.
宁宇玫 《世纪桥》2009,(17):81-82
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诚信就业是对大学生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大学毕业生诚信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思想教育是基础,诚信制度建设是保证。  相似文献   
85.
试论我国政府诚信危机及其化解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小慎  贺利军 《求实》2004,(3):73-75
政府诚信已经超越了纯道德意义的范畴 ,在当前社会诚信面临巨大危机的大氛围里 ,我国政府诚信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面临着行政体制、诚信法制、失信赔偿和行政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从政府角色定位、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决策机制、政府诚信制度供给和政府诚信监督等五个维度 ,可以探窥我国政府诚信危机的有效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86.
曹静 《法制博览》2022,(11):142-144
近年来,相关"帮失信人员代购列车票"的产业帖、平台层出不穷,"失信人员"仅需提供相关个人信息,代购平台便可帮助"失信人员"购买所需列车票.该行为极大地威胁着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也挑战着司法权威,但实践中对涉及其中的失信人员、代购者、铁路相关工作人员是否追责,以及追什么责观点却不一.基于此,本文拟对帮助"失信人员"代购列...  相似文献   
87.
茅家梁 《检察风云》2010,(14):32-32
辽宁省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最近首次对该省失信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对外通报了5起典型失信案件,其中政府失信案2起,企业失信案2起,个人失信案1起。两起政府失信案,失信者分别为瓦房店市杨家乡政府和朝阳县根德乡政府。其中,杨家乡政府从辽宁省某研究所购置银杏树苗,共欠款本金23.9万元及相应违约金,杨家乡政府一再承诺,却一再失信(《大公报》6月7日消息)。  相似文献   
88.
傅思聪 《浙江人事》2008,(12):42-43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社会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现象愈演愈烈。如何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一个诚信的就业市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9.
诚实守信是一种良好的传统道德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哈密市社会诚信现状的个体调研结果为例,客观分析了哈密市社会诚信的总体水平、社会成员个体、群体之间不信任产生的影响及后果;以心理学为视角,从诚信的认知、心理需要、动机激发和诚信行为的产生、意志作用、反馈及认知重建等不同阶段分析了诚信产生的内在心理机制;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失信行为的社会心理根源,提出了提高个体诚信水平和推动诚信社会建设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