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涉“套路贷”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判断,不宜仅凭公证授权文书一律认定有效,要查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对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综合考量依法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153.
154.
赵炜 《先锋队》2011,(24):46-47
案例简介:方某是某银行行长,党员。2005年2月,某公司(私企)经理刘某想从银行贷款,找到方某帮忙。后在方某的"帮助"下,该银行审贷委员会批准了刘某所在公司300万元的贷款申请。事后,刘某为表示感谢,于某日晚携带2万元人民币送到方某家中,因方某不在,刘某便将此款交给了方某的妻子王某。案件调查时,王某说  相似文献   
155.
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大和互联网普及双重叠加因素影响,高校校园贷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我们对其内涵、社会功能、管理等进行新的审视。面对高校校园贷的新发展,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引导和规范,但是仍存在"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对校园贷款机构监管不到位"、"贷款机构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对此,应当采取"理念引导,为校园贷款机构良性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思想教育,为校园贷款机构的良性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担保措施,为校园贷款机构和大学生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平台"、"监管措施,为校园贷款机构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四项措施,对高校校园贷加以规制,"疏堵结合",引导其在法治的轨道上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易燕  徐会志 《河北法学》2015,33(3):82-92
我国的网络借贷(P2P)从2006年起步,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目前LendingClub和Prosper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两大P2P公司,中国P2P网贷的引进最初就是完全复制了这两家公司的运营模式.美国SEC将P2P平台纳入证券的范畴进行监管,主要集中在消费者保护和信息披露两方面.中国P2P发展已经发生了演变,增加了担保人的角色,衍生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孕育出债权转让的运营模式,引发出一系列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中国P2P网贷法律监管要坚持鼓励创新与风险防控并重的原则,克服美国监管体制弊端,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引入合格投资人制度,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理好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关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59.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网贷和股权众筹作为普惠金融的两种形式应运而生。这两种融资模式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的同时,其自身的运营也存在诸如信用体系不健全、风险控制方法单一、缺少有效退出机制、第三方托管有待完善以及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两个平台滋生出诸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洗钱罪和擅自发行股票罪等大量犯罪行为。因此,有必要对该类犯罪采用行政法规为主、刑法为辅的法律规制措施加以治理。一方面,要出台和完善相关行政法规,对筹资者、投资者和平台的资格、责任进行规定,要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第三方托管制度,加强与征信机构的合作,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在刑法中应审慎适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和擅自发行股票罪等罪名。  相似文献   
160.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已达到年产八百万辆规模,为汽车金融消费的增长提供了条件,同时促进了汽车制造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衍生出来的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此领域在我国毕竟是个较新的行业,在业务的运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金融风险,在这些问题的认识、处理上存在着对适用法律不规范的问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挫伤了汽车金融业务主体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国汽车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