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文件目录     
《内蒙古政报》2011,(2):32-32
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关于印发自治区一级公路建设资金统贷分还暂行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10]119号12月16日)  相似文献   
232.
赵晓丽 《法制与社会》2011,(12):170-171
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建立了助学贷款资助体系。助学贷款工作取得的斐然成绩有目共睹,但在工作中也确实存在着贷款不良率偏高、开办银行积极性不高等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只有通过相关立法,明确高校、银行的职责,明确借款人的违约责任,并辅以对借款人的诚信教育才能保障我国贷款体系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33.
[案情]某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部主任汪某。2004年7月至2008年4月,利用职务之便,借"谢秋萍"等8人之名,采取虚构购房合同(协议)、首付购房款收据和欺骗上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方法,骗贷出住房公积金贷款116万元,用于发放个人贷款和其它经营活动,非法获利6万余元。案发后汪某将涉案款项全部归还。  相似文献   
234.
套路贷”犯罪是衍生于高利贷行为的一系列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涉及多种严重刑事罪名。通过2017年-2021年“套路贷”案件的统计分析,此类案件主要以民事案由进入司法程序,“套路贷”刑事犯罪认定难、侦查取证难,主要存在证据真实性、案件查明和犯罪嫌疑人抓获三方面的困境。基于“套路贷”犯罪侦查取证中的难点,在对其侦查过程中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关联线索,实施并案侦查固定证据,提高审讯技巧突破口供,严密组织抓捕,强化追赃工作。  相似文献   
235.
张俊帧 《党课》2012,(7):55-57
“自从有了‘双贷双扶’。遇到好项目就不愁资金了,不仅贷款方便多了,而且有镇上的干部为我们提供信息和服务,致富也更有信心了”。云南省马龙县马过——河镇上关坝村养鸡户李洪春说起近两年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总是讲“双贷双扶”红色信贷工程(以下简称“双贷双扶”工程)的便利与好处。如今,像李洪春这样的例子在马龙县越来越多,他们都是县委“双贷双扶”工程的受惠者。  相似文献   
236.
太极拳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也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个体育项目 ,因此 ,如何进行太极拳教学 ?如何提高太极拳套路教学的效果 ?如何通过太极拳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精神的情感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对太极拳套路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设计 ,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通过教学实践及教学考核评价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37.
238.
数字系     
《民主与法制》2013,(18):6-6
2.79亿元 国家审计署称,三峡工程建设因管理不到位增加投资8.08亿元;移民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达2.79亿元。 34个 国家审计署对94个利用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审计发现,34个项目有违规情形,问题资金达50.22亿元。  相似文献   
239.
刘晓强  余自华 《学理论》2009,(17):262-26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实践体验等方法,分析状态反射对武术动作学习与掌握的影响,指出科学合理的运用状态反射规律将明显加快武术动作的定型,提高武术动作质量。  相似文献   
240.
行为人针对债务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催收行为超过法律允许的限度,使用从网贷公司获取的债务人手机通讯录信息,滋扰、纠缠、辱骂、威胁、恐吓债务人以及与债务无关的第三方,情节恶劣,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罪。有组织地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软暴力”催收行为,符合恶势力犯罪集团认定标准的,应依法认定为恶势力犯罪集团。在依法严惩恶势力犯罪集团的同时,应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妥善分层处理涉案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