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7篇
  免费   5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904篇
中国共产党   72篇
中国政治   320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56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242.
在现今社会 ,随着婚约的解除 ,围绕着原先的赠与物是否返还及如何返还等问题争执四起。笔者试就该种赠与行为的性质 ,以及应如何处理该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43.
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残酷性促使众商家用尽浑身解术,以求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其中,名目繁多的各种促销活动是商家惯用的,用以吸引消费者、占领市场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各商家的促销广告中经常附有“此广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的条款。此种“最终解释权”条款已引起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讨论(见《法制日报》2001年1月17日《优惠权的“背后”》、  相似文献   
244.
《物权法》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在我国正式确立了预告登记制度,对维护稳定、公平、安全的不动产交易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一种新的制度,其设计还比较简单和笼统,本文在阐述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软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5.
樊辅东 《河北法学》2012,(3):186-190
根据目前的法律及司法解释,“经二次催收不还”是构成恶意透支的一个必要条件,发卡银行必须实施“催收”行为。由于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对催收的含义、催收方式、催收效力认定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产生很多争议问题,给认定恶意透支带来困难。结合工作实践,通过对立法本意的阐释,对“催收”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催收”是发卡银行向持卡人主张信用卡债权的一种民事行为,“催收”属于犯罪构成的实体要件,“催收”的效力不以对方是否收到催收信息为必要条件。之后对各种催收方式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如何认定催收效力进行论证,最后对立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46.
自认是我国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之一。自认是指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承认或者以其他方式表示的承认。自认的效力表现为免除当事人举证的责任,拘束当事人,及对于法院的效力。  相似文献   
247.
一、案例介绍 2007年10月19日.某集团以人民币62.9亿元取得了天津市某地块国有建设用地开发项目的建设开发权.并与政府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根据挂牌文件的要求,该集团在天津注册了项目公司,但此后.其资金运转方面出现了问题。除去已缴纳的竞买保证金3亿元、相关交易费用和其他费用2亿元.  相似文献   
248.
科学技术的发达使得人工生殖技术成为可能,也使得“借腹生子”行为有了新的技术依托,催生了时下备受争议的代孕服务.对于代孕我们究竟应持何种态度?代孕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意义上的正当性?代孕合法化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今年两会之后,“代孕最快五年合法化”的爆炸性消息被媒体爆出,尽管这一新闻的真实性有待验证,当下研究代孕合法化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却不容质疑.  相似文献   
249.
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第248条规定了"裁判生效后的新事实",并且规定新事实的效力在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新事实所引发的后诉。但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及我国多年来关于"一事不再理"的司法实践出发,后诉是否应被法院受理并非取决于"裁判生效后是否发生新事实",而是取决于新事实所引发的后诉是否不受前诉裁判效力的约束或者该诉是否具有诉之利益。而这种情形在给付诉讼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从司法解释第247条与248条的关系来看,"新事实"是开启新的诉讼之诉讼要件,而非实体要件事实。因此当新事实不成立时,应按照第247条规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250.
我国目前学界及实务界均采用<合同法>来评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外部转让合同的效力,这种做法有失妥当.作为组织合同与债权合同的统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外部的转让在于维护公司利益以及交易安全.未经其他股东同意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侵害了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其效力分为两个层次:对外无效和对外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