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准确的无碳复写纸字迹色痕的紫外光谱分析方法。方法用甲醇提取无碳复写字迹,提取液分别进行零阶光谱、一阶导数光谱法分析。结果依据零阶光谱特征的不同,能够对不同牌号、不同联次的无碳复写字迹进行大类的区别;一阶导数光谱图中,正、负峰的峰数、峰位、峰形及振幅值的比值差异显著,可以进一步对无碳复写字迹的种类进行鉴别。结论应用本论文所建立的紫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对可疑文件中添加、涂改字迹无碳复写字迹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22.
被消褪变造的文件材料有纸张的、塑料的和金属的,消褪各种材料字迹的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新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案人的变造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当前在文检工作中,要研究新的案情变化,发明新的显出技术,揭露消褪变造事实,从而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23.
利用研制的新型透析液,采用透析法对被碳素墨水或墨汁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被涂抹掩盖不同色料字迹的显现结果,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显现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新型透析液显现涂抹掩盖字迹的适用范围和最佳显现条件。  相似文献   
24.
压痕字迹是指由于书写运动的压力作用,在衬垫的纸张上留下的无色印压痕迹。涂铅复印法显现检验压痕字迹,其特点是经济、实用、快捷,显现效果较好,对基层技术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5.
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在痕检中的应用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处理背景指纹图像的具体方法有多种,通常是采用紫外照相来处理,通过照相中的色调分离方式取代部分滤色镜,直接对一些有色痕迹拍照,显现一些可见痕迹;而紫外照相需要在暗室里进行操作,采用特殊的光源和照相器材,通过反复的实验,既耗时又耗材,同时曝光量不好掌握,且最终处理效果有时并不很理想。对于相对复杂的背景,通常是采用垂直定向反射技术来滤掉有色背景图案,达到直接检验的目的。笔者在指纹检验工作实践中,发现以上方法对报纸上提取的同底色带字迹背景指纹难以处理;  相似文献   
26.
应用红外发光拍摄法揭示印文与书写字迹的先后顺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案件中经常会遇到伪造合同、伪造证件以及偷盖印章进行诈骗活动,因此常常需要将印文真伪及先后顺序进行鉴定。因印章与字迹相互交迭,使得用肉眼难以辨认,采用常规方法拍照难以将其揭示出来,而应用红外发光摄影方法拍照,则可将某些材料书写的字迹与印文的先后次序揭示出来,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7.
长期以来人们在文件检验中,使用碘熏法显现压痕字迹和擦刮痕迹比较普遍,但以这一应用原理的解释比较模糊。本文第一次用表面化学中的比表面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在文件检验工作中,碘熏法显现书写压痕字迹和擦刮变造痕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方丽  艾红军 《江淮法治》2010,(18):30-30
女儿去世后,留下一张借条,作为继承人的父母手持借条上法院追讨。近日,广德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依据司法鉴定结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鲁某、徐某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29.
朱峰 《人民公安》2009,(1):42-45
侦查员们又仔细检查,发现塑料布上面干血迹的下面,有几个模糊的字迹,他们把塑料布平铺在地上,仔细处理后辨认,惊喜地发现有“772187”、“773115”两个电话号码,还有一个“陈”字。  相似文献   
30.
当前,在经济犯罪领域有关模仿他人笔迹、冒充他人签名的案件越来越多。由于签名字迹检验存在可供检验的字迹字数少,相同单字、相同结构的文字较少重复出现,以及个人书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就使得案件中的检材签名字迹真假难辨。还有的嫌疑人为了模仿他人字迹,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甚至达到连被模仿人都不能确定检材中的签名是否为本人所写。在此,笔者结合检验经验,对签名字迹案件在受理、检验和鉴定三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