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549篇
中国共产党   748篇
中国政治   948篇
政治理论   424篇
综合类   7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时,不是单纯地就经济学而研究经济学,而是把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经验的经济学内容走向超验的哲学思考,体现出一个双向建构的双重视野.他的经济学研究,以人及其二重化存在为基点,从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双重视野出发,既研究了经济学视野中的经验层面,更揭示了经济学经验层面背后的超验层面的哲学内容;马克思写<经济学手稿>,表面上是研究经验层面的经济学问题,实际上是研究人的历史发展走向这一超验层面的问题.马克思在他的实践观点中实现了经验和超验这种双重视野的融合,马克思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与共产主义实践关系的论述中也始终体现着这种双重视野的融合.  相似文献   
92.
庄子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不同背景的历史时代,但它们在本体论上有许多神和之处。它们否定客观世界物质存在的第一性,而将人的主观意志——即“道”与“存在”作为客观世界存在的根据。“道”与“存在”虽然表述不同,但它们通过心里体验,“坐忘”,“虚无”而踏上共同的唯心主义的主观性道路。  相似文献   
93.
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一种封建、法西斯的讯问方式。虽然在历史上曾被中外的办案者所普遍采用,但由此而造成的冤假错案则不胜枚举。在社会主义法制逐渐健全的今天,这种早巳被人们唾弃的讯问方式却仍然顽固的残存着,这与某些办案人员的特权思想、方法简单、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等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侦讯人员的素质及科学办案和讯问体系,是遏制刑讯逼供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
侦审合一是刑侦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提高了办案效率 ,但也存在刑案办理质量下降 ,与检察监督部门难于协调等问题 ,为此 ,提出检察机关应加强监督职能 ,公安自身则应提高办案人员素质 ,严把质量关 ,使我国侦查体制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95.
宋金刚 《学理论》2015,(8):206-207
为了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各高校之间也是各出奇招,在本校之间开展了很多的教学工作。众所周知,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生管理。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更高素质的人才,但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对此,提出措施如下:把高校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贯彻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之中;把握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重心重新进行正确的把握;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6.
邢佳佳  马永方 《学理论》2015,(4):125-126
近年来,有关流浪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了解现阶段我国流浪儿童的基本发展状况,探讨流浪儿童问题出现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及个人原因。从社会工作视角的出发,分析当前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将社会工作人性化的救助方法引入到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促使流浪儿童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本文初步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分析探讨提出可行的建议与对策,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的实践中,这些意见和对策可以得以应用和改进。  相似文献   
97.
杨雅莉 《学理论》2015,(4):84-85
卢卡奇晚年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与西方哲学的思考,开展了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他以自然存在为前提、以劳动实践为导向,结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沿着从自在自然到自为自然的发展脉络,创新了马克思哲学形态,构建了一种本体论思想,即社会存在本体论。这一思想坚持了马克思唯物史观,重申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起点。  相似文献   
98.
《学理论》2015,(10)
在《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吉登斯提出结构化理论,强调行动者的反思性存在以及人在社会变迁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现代社会,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并不总有利于个体主体性地位的提升,反思性的过度发展不但没有使人类得到自由和解放,反而将其带入一个风险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成为社会变迁的客体,自我认同倾向于一种"集体认同"。因此,在对行动者与结构化再生产问题的分析上,结构化理论尚有一定局限性,需继续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99.
《学理论》2015,(11)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存在"之真理以及本真"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第一,从对人的生命的客观表达的角度去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狄尔泰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生命的客观性进行思想比较。第二,海德格尔的本真存在与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有何理论共同之处。第三,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本真是一种形而上的普遍性维度。  相似文献   
100.
18世纪90年代初期在康德摧毁古典形而上学以后对能否建立一种基础哲学有过一场争论。谢林在他的"同一哲学"阶段试着将哲学最高原则置于比费希特的"我"更高的位置:在一个"绝对"中,这个"绝对"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但同时也非二者,而是二者的绝对"同一"。谢林把这个"绝对"称为"我",并赋予它一种自我认识的关系。荷尔德林反对建立基础哲学,对荷尔德林而言,"存在"必须与"同一"区分开,他认为谢林把"存在"与最高意义上的同一性混淆了,并通过对判断与自我意识的批判试着在一切思考关系以外设定一个"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